椰子狙击手周亚夫(我给儿子讲历史86)
尽管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僵尸们进展很猛,但他们遇到了植物当中攻击力最高的椰子狙击手周亚夫。
当周亚夫准备出击的时候,他接到了景帝的命令,赶快去救援景帝的弟弟梁王。但周亚夫对景帝说,这些僵尸气势更旺,如果跟他们正面战斗,损失肯定不小,不如先放弃梁国,从背后断掉刘濞们的粮道,然后找机会再把他们打败。
周亚夫说先放弃梁国,也是典型的不会说话的家伙。你应该这样说,梁王此人出身王家,抵抗这帮乌合之众,能力上肯定不在话下,让他先把敌人的火力吸引住,然后我再带人给其致命一击。
在周亚夫心中,这个梁王也就相当于放在最前沿的耐久度达到4000的坚果墙,但实际上他还是高看了他,梁王也就是防御力只有300的小喷菇,并且白天还要睡大觉。
景帝能够跟父亲创造“文景之治”,识人上必然有一套。他知道梁王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但为了江山,也就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多次向周亚夫求援。但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
周亚夫硬是挺到了敌军缺粮的时候,这才派出所有精锐,什么豌豆射手、樱桃炸弹、土豆雷、路灯花一齐上阵,仅三个月就让这波僵尸倒在了汉家花园的栅栏外。
说周亚夫是个椰子狙击手,是因为他的攻击力极强,而防御力较低。狙击手只会瞄着前方,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前边的猎物上,根本不管身后,最后往往成为别人的猎物。
周亚夫这个汉朝的功臣,最后成为了刘家的猎物,被逼绝食自杀。
周亚夫的悲剧,从根本上讲还是性格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削领导颜面、长自己脸面。汉文帝有一次要到军队去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最后他到了周亚夫所在的细柳营,开道的人群被拦在了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时,门口士兵回答:我们将军说了,军队只听将军的,不听天子的。文帝听后大喜,说周亚夫真会带兵啊。相信文帝当时会和其他人一样暗骂,周亚夫这小子太狂了,也太会装了。皇上去了前两个地方,你周亚夫难道不知道皇上来了?如果不知道,你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你的军队难道在这个方圆不设立观察哨、不派侦察兵吗?你的警惕性到哪里去了?如果你知道皇上来了,那么故意来这么一出,那就是别有用心、哗众取宠了。总之,不管周亚夫知道还是不知道皇上要来,他这么做都是不可原谅的。最要命的是,他通过战士的口传达了一个信息:我的军队只听我的,不听皇帝的。这让皇帝怎么想,这还是党指挥枪吗?我出的钱,养你的兵,天下哪儿有这种好事?
二是舍皇家性命,成自己功名。景帝一开始同意周亚夫舍弃梁王的想法,而中间却后悔了,下旨让周亚夫救梁王。周亚夫为了成就自己的战功,却抗旨不尊。梁王是景帝的亲弟弟啊,他抗旨的事情,让景帝感到这小子一定有反骨。而梁王和梁王的妈窦太后对于周亚夫见死不救一直耿耿于怀,在周亚夫落难之时又踩上了一只脚。
三是借高祖誓约,为自己立传。景帝要废掉太子,周亚夫不同意。景帝要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与周亚夫商量。周亚夫说,你爷爷说过,不是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景帝听后也默然无语。周亚夫也是学一些文人的做派,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坚持原则的好官形象,这样历史上也能留一个好名声。但他的想法,景帝岂能不明白?领导在征求你意见的时候,不要拿规章制度回绝领导,不要指望制定制度的人来遵守制度。周亚夫认识不到,自己就是西汉王朝的一个打工仔,你还想去掺乎老板的事,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椰子阻击手周亚夫,有着武人的铁血心肠,有着文人的政治理想,可惜的是他只会关注前面,而注意不到后面的危险。你只用消灭汉朝的僵尸就行了,汉朝的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周亚夫非常想向世人证明:男人不止有一面。但他实在是不能同时应对前面和后面。
周亚夫对我们还有一种启发,那就是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看看我博客上的公告吧:我们拥有两只眼睛,只能聚焦一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