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孩子上课不爱发言怎么办 (转)作文

2018-05-12 
孩子上课不爱发言怎么办 ?一个小朋友上小学三年级了,喜欢看书,活泼好动,但却少言寡语,上课不爱发言,语词贫

  

 

孩子上课不爱发言怎么办 ?

一个小朋友上小学三年级了,喜欢看书,活泼好动,但却少言寡语,上课不爱发言,语词贫乏,喜欢以动作或手势来替代说话,因此常受到同学的嘲笑。陈乐的父母怀疑他有发音系统的障碍。经检查发现陈乐的发音系统完全正常,问题原来出在听-说结合能力的落后上。也就是说他听说信息通道的语言发讯过程出现了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听说结合能力是指儿童有能力听懂别人所说的话,并能做出较复杂而有意义的语言反应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沟通的基础。听说结合能力涉及到人的联想、推理及判断多种能力。因此,我们对儿童听说结合能力的训练也可以此为基础来选择方法。

相似与相反词的训练

儿童学说近义词、反义词,一方面可以增加儿童的词汇量,学会灵活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可加强儿童思考和用口语反应的能力。

完成句子的训练

这种训练可帮助儿童用完整而有意义的句子做口语式的表达。具体方法是:先提供一个未完成的句子,让儿童补充完善。如,天是----(蓝的)。语句设计原则应先从儿童较熟悉、感兴趣、简单、所需补充字数较少者开始,逐渐增加句子难度。

 自编故事结局

 当儿童在完成句子一项做得较好后,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儿童自编故事结局来进一步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它可以训练儿童注意听故事的细节,清楚了解内容,还能训练儿童的逻辑思考、推理、判断及想象力。具体做法是:家长先给儿童说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但没有结尾,请儿童把故事继续完成。逐渐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并鼓励儿童对同一故事编出不同结尾。

听音乐说故事

可先录制一些较具体易分辨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排成先后顺序,如:婴儿哭、脚步声、呼唤婴儿名、婴儿笑声,播放给孩子听,要求他将这些声音编成故事。进而有选择地让儿童听一些节奏清晰的乐曲,想象、猜测乐曲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分辨声音的能力、想象力及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除上述的一些具体训练方法外,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儿童交谈。通过交谈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说能力,扩展他们的词汇。此外,我们下一节谈到的背书,也不失为儿童进行自我听说能力训练的好方法。

  总之,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来增加儿童听和说的机会,在各种条件下锻炼孩子。

孩子胆小怯懦:原因及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孩子,见生人就哭,不敢自己去做事,处处需要大人陪着,我们平时称这种孩子是胆小怯懦。这是什么原因呢?

与家庭环境有关

有些孩子生活范围很小,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从小由爷爷奶奶照看,很少带孩子出去玩,接触外人也少,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地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一见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闹,如果送托儿所,碰上新环境、新老师更是胆小。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听家长的话,如哭闹或不好好吃饭时,家长就用孩子害怕的语言来吓唬他,说“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让老虎吃了你”;还有的孩子不睡觉,大人藏在门后学老猫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长怕孩子弄脏衣服,说“泥里有虫子咬你的手”,用这些恐吓孩子,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胆小怯懦。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

如到公园时去玩耍,不让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造成胆小怯懦。

  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要让孩子多触外界的事物,多认识世界,多与小朋友交往,鼓励孩子去探索与尝试,从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孩子胆怯是不是保护过分

    过分保护是儿童形成怯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从改变教育方法入手。过分保护是大人怕孩子吃苦受累的思想支配下产生的,大人怕字当头,不让干这,不让做那,孩子逐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改变孩子的怯懦心理,首先就要改掉大人的过分保护。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在家里由老人带养的小孩子,需要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让他们接触、认识、熟悉更广阔的世界。带孩子去走亲访友,或去外地旅行,开阔他们的视野,并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游戏,和大家一起参加文娱表演活动。 

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应该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歌颂、赞美勇敢的故事和童话,对孩子进行勇敢者光荣和只有勇敢才会成功的教育。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胆小鬼是什么大事也做不成的,让孩子鄙视胆小怕事的行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