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年前所讲的一节观摩课,今天才把它写出来,是因为在前几天听一位老师的课,课堂中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不能不引起我的再次思考。写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9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能正确的进行“9加几” 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初步体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过程。
在教学时,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这个问题,并列出算式“9+4=”。我让学生自己思考或利用学具操作,然后说说是怎样口算的。很多孩子都讲出了自己的口算方法:有的说是数出来的,有的说是用小棒摆出来的,有的说想出来的,有的说是加出来的。我一一肯定学生的解题方法,正准备引导学生接着进行下面的学习时,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高高的举起了小手,我示意他说话,他站起来,声音洪亮而又吐字清晰:“我是估计出来的”。我笑笑:“你真棒,你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我想我在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也在提高孩子的估算意识。但我错了,接下来的每一个计算问题那个孩子都大声回答“我是估计出来的”,引得其他孩子也和他一样的去估计。这样一来,课堂偏离了教学的目标及其重点,我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我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你们很会估计。但你们能计算出他们的结果吗?算一算,看和你估计的一样不一样?”,就这样,那些孩子总算不再一遍一遍的重复“我是估计出来的”了,但我为了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到口算上,花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堂练习没有时间完成。
咳,都是表扬惹出的麻烦!
我想:如果能缓一会儿表扬,或表扬的艺术一些,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
表扬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合时宜的一句恰当的表扬,能激励孩子的信心和勇气,不合时宜的表扬,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偏激”的情况,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或自己的做法是最好,而不去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洋洋自得、固步自封。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虽然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但是我们的表扬一定要有艺术。如在课堂教学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说一句"你真棒"就很满足,但是年纪越往上,表扬就越需要技巧,如果不是表扬到点子上,他们可能会不屑一顾,觉得老师的表扬很廉价,表扬自然就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表扬还要有度。一节课中要表扬那些确实值得表扬的孩子,如果滥加表扬,一节课中总是“你真棒”、“了不起”、“好极了”等等不住的表扬,孩子也会厌倦,你的表扬将会黯然失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表扬才合适?期待您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