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我一岁半的小侄子满满来我家玩,贺贺可高兴了,兄弟俩的笑声装满了整个屋子。
可是好景不长,状况频出。
一会儿,满满就过来拉住我的手,可怜巴巴地口齿不清地告状:“姑姑——”然后用手指着贺贺的方向:“哥哥——”
我抱起满满走过去问:“贺贺,怎么了?”
“这么多的玩具满满不玩,非要我手里这个车!”贺贺不高兴地说。
“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让满满玩吧!”我说。
贺贺不情愿地把手里的车递给满满。我一看没事了,就离开了,让他们继续玩。
不大一会儿,满满又来了:“姑姑——哥哥——”
我又抱起满满过去问贺贺:“又怎么了?”
“我的玻璃球,分了一些给满满了,可是他还向我要!”贺贺有点生气。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你是哥哥,怎么不知道让弟弟?”我批评贺贺。
贺贺涨红了脸,把玻璃球往地上一放,玩别的去了。满满得到了玻璃球,放开了我去拉住贺贺:“哥哥——”贺贺忘了刚才的不愉快,又和满满玩起来了。
一个玻璃球在地上滚着,越滚越远,满满追不上,摔了一跤。我连忙把他抱起来:“摔疼了吗?下次小心点儿!”满满挣开我的手跑了。
回头看见贺贺也在地上爬着,口里还说:“哎呀!我也摔了一跤!”
我大声说:“贺贺你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还在地上爬!”我看见满满又跑去追球,就赶紧跟着。
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会儿,才想起贺贺怎么没出来玩呀,我推开门进去,发现贺贺一个人站在墙角那里,好象在哭。我过去一摸他的脸:湿湿的!他一扭头不让我看。我搂过他,轻轻地说:“怎么了儿子?谁给你委屈受了?”
贺贺使劲推开我,我固执地搂住他,不让他挣脱我的怀抱,我只觉得他哭得更厉害了。我心里感到好笑:有什么好哭的啊!
我等了一会儿,拉着他坐到床边:“贺贺,告诉妈妈,你到底怎么了?”
“满满摔倒了,你就赶紧把他抱起来,我摔跤了,你就说我是爬到地上玩!”贺贺十分委屈地哭着说。
“哦,原来如此,是妈妈没注意到,对不起了。”我微笑着,心里说:“还吃醋呢!”
“还有,什么东西你总是要我让着他,也不管我心里是什么感受!”
“哦,你不喜欢弟弟和你争,那我把他送走好了!”
“不是的,满满我也喜欢,可是我不喜欢你对我的态度!”贺贺仰起头说。
“我什么态度啊?”
“你对满满一直是笑着说话,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一对我说话就沉着脸,就恶声恶气的?”
“我有吗?我是这样的吗?我没注意啊!”
“你就是这样的!你还不承认!”
“那妈妈说对不起,我下次注意!”我搂着贺贺的肩膀,拍拍他的脸。满满从外面走进来,看见哥哥在我怀里,马上过来举起手打哥哥,一边把哥哥往外拉,一边看着我还不停地叫着:“姑姑——”他的意思是让我别抱哥哥,让我抱他呢!
我笑起来:“姑姑不抱你,就是不抱你!姑姑要哥哥!”满满一副要哭的样子,贺贺站起来走了,好象是去洗脸。满满赶紧“哥哥——”地叫着追了出去。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又一起玩了。
想了想,贺贺并没有说错,我对他和满满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我总认为满满小,又是来我家,应该对他照顾点儿,所以有时对他的不合理的要求也宽容了。可是我对贺贺却不是这样,我总一直地要他让,难怪他会觉得委屈。
也许我不应该过多地参与孩子们游戏时的世界,在他们玩的时候,有问题还是让他们自己学着解决,我宽容一个压制一个的方法不是好方法,还是让他们学着解决冲突,在冲突中成长,在生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