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一周教学拾零(13)——“学中做”是掌握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作文

2018-02-25 
一周教学拾零(13)“学中做”是掌握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本周,我们阅读课学习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这是一篇
 

 

一周教学拾零13

 

 

“学中做是掌握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

 

 

本周,我们阅读课学习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我在教学此课时,首先让孩子理解故事的起因:国王选继承人;随机理解“继承人:未来的国王”。

 

然后,探讨国王的方法:让孩子们种花(统一发花种)。

 

接着,带着问题读:“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第一,进入角色读。主要是找出本文中人物的对话,练习运用所学的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第二,进入情境读。就是让孩子把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边读边想象自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而后,讨论交流:“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第一,从文中找雄日是怎样种花的,充分地研读,并会给“十分”换词(近义词或者同义词)。第二,通过视频感知“国王继承人”诞生的宏大场面。第三,班上交流:“雄日会对国王说些什么?”第四,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还要有光照。”特别是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知道“煮熟的种子不会发芽。”如,煮熟的绿豆、黄豆、花生豆等,在豆汤里,过几天只会发馊,不会发芽。

 

之后,揭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的品质:诚实。联系以前学过的对子:诚实赢得天下赞,虚伪招来万户嫌。同时,让孩子们明白:手捧盛开着鲜花的花盆的孩子的“秘密”:偷梁换柱(偷偷地换了自己家的花种。)

 

最后,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发绿豆芽,来进一步明白种子发芽的条件。如,我们班的买婧文(天使娃娃)和卢艺佳快乐小艺佳的观察日记是这样的:

 

5月7日 星期四  晴

 

会变的绿豆

买婧文(天使娃娃)

 

老师让我们用绿豆做试验,让我们观察有什么变化。

        

中午放学到家,我就拿一把绿豆,把它放进小鱼缸里,然后接一点水。到第二天的早上我去观察时,看到绿豆像喝饱水的大西瓜一样,肚子园(圆)呼呼的,肚皮上裂开了一条小缝,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第三天早上,它就钻出了小小的嫩芽。它的头上顶着一个绿色的小帽,还噘着尖尖的小嘴,样子可爱极了。

 

这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绿豆是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它会随时间的延长发生不同的变化。

 

 

原文地址: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30124 [查看原文]

 

 

我的观察日记(一)——发绿豆芽

卢艺佳(快乐小艺佳)

 

    昨天,黄老师让我们做一个试验,用煮过和没有煮过的豆子、花生等,把它们分别放在碗里或瓶子里进行观察,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就按照黄老师的要求准备了绿豆,然后把绿豆分成了两份,把其中的一份放在锅里煮了煮。

 

    我们把没有煮过的绿豆放在了白色的碗里,把煮过的绿豆放在黄色的碗里。还往碗里都接了点自来水。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就跑到厨房去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我发现它们经过水泡以后都比原来大了很多。但是没煮过的比煮过的要大一点,而且没有煮过的绿豆皮好多都裂开了一条缝,露出了白白的仁。我用手轻轻地翻了翻,我发现有一两颗绿豆已经冒出了小小的尖尖的芽呢。但是煮过的绿豆,除了比原来大了一点之外,没有别的变化。我又仔细地看,我发现这两个碗里的水也有不一样的变化。白色碗里的水比较清,黄色碗里的水有点浑,上面还漂着一些沫沫,我闻了闻,黄色碗里的水有一点臭臭的味道,白色碗里的水没有臭味。我就给这两碗里的水倒出来,又接了新的自来水。

 

好了,等明天再看它们有什么新变化吧!

 

一天后,没有煮过的绿豆好多都裂开了一条缝,有的还冒出了小小的尖尖的芽。

 

原文地址: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29035 [查看原文]

 

5月7号  星期四  晴

 

我的观察日记(二)——发绿豆芽之

煮过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卢艺佳(快乐小艺佳)

 

今天中午放学后,我就跑到厨房去看我的小绿豆又变成什么样了。我一看那白碗里的绿豆又长大了,那条裂开的缝比昨天更大了。今天呀,大部分的绿豆都冒出了小芽芽,有的小芽芽好像很害羞,还藏在绿衣服里面,有的小芽芽很调皮,把它的绿衣服都脱掉了,那些绿衣服漂在水上面。妈妈说,这些小芽芽长得挺快的,再过几天就可以长成长豆芽了,还可以吃呢!

 

我又看那黄碗里的绿豆,跟昨天一样,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那水又变浑了,上面又长出了一层沫沫,还发出一股臭味,就像臭鱼的味道,很难闻。妈妈也说,真难闻,把它倒了吧!我就把它倒了。因为再过几天,它也不会发芽的。

 

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煮过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原文地址: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30004 [查看原文]

 

5月8日 星期五 晴

 

观察日记(三)——发绿豆芽

卢艺佳(快乐小艺佳)

 

今天中午放学回家后,我去看我的小绿豆。我发现碗里漂了一层绿豆皮,原来呀,今天大部分的小绿豆都脱掉了它的绿衣服,哈哈,也许它们也感到天太热了吧!我发现它们都长出了尖尖的白白的芽,而且那芽下面还分成了两半呢!

原文地址: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132394 [查看原文]

 

 

 

昨天,我们班的买婧文、宋苗苗把自己做实验的小鱼缸、小盒子带到班上了,让全班同学都分享她们的实验成果。

由于,我们第八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主题的。所以,我们昨天 “日有所诵”——“班级共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朗读《学习指导》报“学中做”栏目中的“同放两个气球”。内容如下:

 

                      同放两个气球

 

 “红气球,白气球,两只小猫玩气球。你也要,我也要,谁也不让谁拿到……”秦小倩高兴地唱着儿歌。

 

“看把你乐的,”杜修问,“你唱着儿歌,拿着气球做什么呀?”

 

“拿着气球玩呗!”秦小倩说,“我用气球做一个游戏给你看,好吗?”

 

听说要做游戏,杜修来了精神,马上说:“非常感谢,你快做吧。”他催了起来。

 

“我用两个一样的气球,一个吹得大一些,一个吹得小一些,分别用线把气球扎好。”秦小倩说,“我站在一把椅子上,两手把两个气球举得一样高,同时把气球放下。你说哪一个气球先落地呀?”

 

杜修想了想,说:“小的先落地吧?”语气里露出了不肯定。

 

同学们,你说哪一个气球会先落地呀?

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感悟、讨论交流、实际操作、揭示谜底:小气球先落地。

 

“小气球先落地”的理由:空气像水一样,也有浮力。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在空中受到的浮力大。从同一个高度同时松手放下两个气球,大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大,在空中飘的时间长,所以小气球会先落地。

 

另外,我从其他博友的博文中,看到了许多小博友们“学中做”的典型案例,如,饲养蚕宝宝、种花等,孩子们写的“观察日记”都非常精彩,真是: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意,我乐在忙碌中,我体会劳动的快乐,我感知动植物的变化,我体味手脑并用的乐趣,我享受“学中做”的成果。

“学中做”符合孩子好奇、爱动手的年龄特征。孩子们有了兴趣,变你要我学为我乐意学、主动学、非要学。

 

 “学中做”,不但能增长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动手能力,还能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呀!

 

“学中做”是养成孩子们仔细观察好习惯的催化剂!

 

“学中做”是催开孩子们“日记”之花的营养素!

 

“学中做”是丰富孩子们语言的魔法大师!

 

“学中做”是培养孩子们博爱之心的播种机!

 

“学中做”是培养孩子们责任心的一剂妙方!

 

 

 “学中做”是孩子们掌握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呀!

 

“学中做”是孩子们走进科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呀!

 

“学中做”是未来科学家成长的沃土、阳光、摇篮呀!

 

“学中做”是手、脑并用的完美结合,可谓珠联璧合呀!

 

最后,让我们牢记: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让“学中做”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的秘密武器,成为我们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