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让我自己来
这两天,陪着孩子一块学习检查作业,经常听见她对我说:妈妈,让我自己来。
给她削铅笔,她会接过我手中的自动削笔器笑嘻嘻地说:妈妈,我来!
吃完晚饭后,我正在收拾桌子,她屁颠屁颠地把碗送到厨房,再拿块抹布说:妈妈,擦桌子,我来!
孩子头疼脑热喂她吃药,她会接过水杯,自己拿小剪刀剪开药包说:让我自己来!
听孩子奶奶说接她放学的路上,以前奶奶经常会背着她书包,现在她会善解人意地说:奶奶,让我自己背吧!
咦,这两天的表现不一样,有进步,我正纳闷着,中午吃饭时她忽然跟我们商量: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放学后自己回家啊?
“现在你才刚上二年级,路上需要过马路不太安全,最起码得等你上三四年级后,如果有同学结伴才可以一块回家。”
“可是,我们老师说了,我们要自己学会长大。”
“有些事情,如果不放手让我自己做,我就永远长大不了。”孩子嘟着小嘴。
我忽然想起孩子这学期学的课文,一篇是《妈妈不要送伞来》,一篇是《小狮子》,大意是说我们已经长大了,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自己做了。可是妈妈总是把我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总是认为我们不能做这,也不能做那。其实我们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样,我们能够处理一些事情,请妈妈放心吧。
还记得前几天孩子和几个同学一起合作办元旦板报,优美的插图,漂亮的粉笔字,还得到了校领导的夸奖,老师还发短信说她一点也没有指点,全部都是孩子们自己办的,老师把图片发给大家看,并且由衷地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呵呵,今天跟孩子的一番言论忽然让我感到她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长大,虽然她的年龄还小,但她现在急切地想要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
那天无意中看到一则短信,的确值得作为家长的我深思。那就是作为家长无形中帮助孩子包办了一些生活中让其成长的因素,有时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替身或实现人身目标的替代品。
还记得一年级接送孩子上下学是担心路上的安危,帮她背书包也是考虑到孩子小,而书包又太重,是为了不让孩子因背书包而使身体变形。说真的,以前总以为让孩子自己摸索的过程很麻烦,自己喝水却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地,自己扫地却把瓶瓶罐罐打坏了,想着有让她自己动手的功夫自己就早做完了,也就索性自己动手包办代替了,试想想,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想到这里,我跟孩子说:宝贝,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真的已经长大了。妈妈相信你有这样的能力,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妈妈会适当的放手,让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学会收拾房间,整理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小袜子啊。但是对于有一定危险性的事情,例如电器、开关的使用等等,还需要爸爸妈妈的多加指导下才能进行。
“嗯”,孩子自信地点了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