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共读《窃读记》细品“窃读”滋味作文

2017-07-06 
共读《窃读记》细品“窃读”滋味今天我陪孩子朗读《窃读记》。有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可读书本是光彩的事,她
 

共读《窃读记》细品“窃读”滋味

今天我陪孩子朗读《窃读记》。有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可读书本是光彩的事,她为什么要“窃读”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去细品一番读书的滋味,就能找到答案了。

       ——题记

 

【概括大意】

本文节选课文时有改动。作者林海音讲述了她年少时爱读书,但因买不起书,只好在书店里只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故事。通过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断句释义】

(一)说一说“我”在什么地方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我”是在私人开的书店里读书。在那儿读书要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还要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

(二)“我”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3自然段: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跨、踮、钻、挤)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三)抄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4自然段: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句:将(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又把(我对知识的渴望)比作(饿狼吃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句子用形象的比喻和真实的描摹把小主人公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读书的条件比她好很多,但却没她那么认真读书,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四)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我”窃读的心理活动,找出其它的多读几次,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4自然段: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在本文中指“偷偷地,只读不买。”

快乐:使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在窃读时害怕被店员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这些有的通过细节描写,有的通过自语式的独白,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苦乐交织、喜忧并存的独特心理感受。

第7自然段: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句: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

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第9自然段: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犹如精神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五)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10自然段: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六)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品读感悟】

作者笔法细腻,情感真实。尤其是独白的心境描绘,细腻的动作刻画,还有具体场景的列举,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品读课文,跟随作者,体会到读书时种种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看来,遇到好书得细品读,才能读出更多味道啊。我们要学习她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在悦读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

 

阅读箴言: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