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先进事迹 >

人民法庭庭长先进事迹素材(2)

2014-08-30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法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记**省**市**县**人民法庭庭长** 黝黑的脸庞,敦实略显微胖的身材,厚厚的嘴唇,身着短袖夏装法官服的**给人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先云人身损害赔偿一案,2009年3月9日向你发出了书信和限期,但你至今未履行义务。本案从2007年至今已有3年之久,你四处打工挣钱,并盖起了砖混结构房屋一幢,而李先云因给你打工,导致高位截瘫,长期卧床不起,吃饭、喝水、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跟谈不上挣钱了。几年来,你即没有给李先云一分钱的赔偿款,又没有给一分钱的生活费。请你换位思考一下,你这种做法应不应该?……,今天再次书信一封,证明法官对你的高度尊敬和无比关怀,希望你不被拘留、也不被判刑,希望你大事化小,握手言和,恢复往日宁静祥和的日子……
2006年7月6日早,**县小河镇坪槐村三组村民李先云被本镇棋盘村四组刘志安雇佣挖土装车时,因突然塌方,致李先云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经鉴定为一级伤残。当刘志安接到判决后,从此下落不明。在执行过程中,**便将一封封书信送到刘志安的父母处,让其将书信内容告诉刘志安,书信不仅感动了刘志安的父母,也感动了刘志安本人,2010年5月的一天,刘志安想通了、理解了,主动来到法庭,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刘志安先后分期全部履行到位,**每次都亲自送到李先云家里,让瘫痪在床的李先云万分感动,也深深的感动了周边的群众。
**法庭驻地素有**“北大门”之称。辖区周边与汉滨、镇安、白河、湖北省郧西等县相邻,人多地广,社情复杂,属全县矛盾纠纷的高发区域。**担任庭长的8年,走遍辖区4镇65个自然村,截止2013年底,共办结1531件民商事和刑事自诉案件,指导、参与基层组织调解案件485件,几乎每天审结一起案件,无一起超审限案件、错案和涉诉涉访案件发生。
为了快速高效办案,他创新了一系列快立、快审、快结措施,所办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不超过两个月时间。为搞好普法教育,他用通俗易懂和温馨的语言总结撰写了《十要关系和》、《致当事人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材料在辖区广泛散发。他撰写的《温馨提示》在全县法院推广,并作为诉讼文书附件送达当事人。
“基层法庭处在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人民法官一定要尽到责任!”
**担任庭长的8年,是**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的8年,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引发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在很多人看来,很多事情,**都可置之不理,但**说:“基层法庭处在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人民法官一定要尽到责任!”
2010年夏天,小河镇双泥村邓某和郭某发生界畔纠纷,小河镇政府向**法庭求助。第二天一大早,**和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踏着泥泞步行到当事人家中,摆事实,讲道理,历时5个小时圆满化解矛盾。回到法庭后,**两条裤腿粘满泥水贴在身上,两只鞋子被黄泥包裹得不见踪影。
2010年,朱玉明等60多个工人在西康铁路复线上打零工,包工头人间“蒸发”,**同建设单位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艰苦交涉,终于为朱玉明等讨回30多万元工资款。
**镇农民李清孝至今难以忘怀,2010年腊月27日 ,**赶到西安某建设集团帮他们讨薪,腊月29日,当他从**手中接过自己的血汗钱时,他颤抖着双手不敢相信。
**说,近几年来,经他的手帮助农民工讨要的工资总额在1000万元左右。/SPAN>
“就凭我是法官!一个星期如果拿不到钱,你们找我!”
2012年5月份,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在西康二线**段的施工过程中,与工人发生劳务纠纷。情绪激动的工人封堵洞子阻碍施工,该公司诉至**县人民法院,请求排除妨碍,恢复施工。
“二线施工不能停,劳务纠纷在诉讼中解决。”**承办该案后,立即带领全庭干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情绪激动的工人团团围住他,“不给钱,谁也别想从这儿过!”又撂下狠话,“既然不让我们活,他们也别想活!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厉声地大喊:“大家静一静,听我讲几句。你们堵洞子的行为是违法的,说狠话,也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发生流血事件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你们大家先离开,工资一定会给你们的!”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是法官!拿不到钱,你们找我!”
工人们情绪平静了些:“那你给个期限!”
“一个星期!”
工人们离开了现场,新的劳务队进场施工。
**立即带着法庭的干警冒着高温对前期作业面和施工设施拍照固定证据,与建设方落实工钱。但建设方说, 50万元资金缺口近期无法到账。
兑付的日子日益临近,怎么办?
言出必行,有诺必践。**打算借款50万元先行垫资。
接下来的几天,从来没有张口借过钱的**顶着家人的不解和担忧四处借钱,凭着多年的信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亲戚、朋友、甚至**镇上的个体工商户都纷纷解囊,十万、八万、一千、两千,东拼西凑,硬是凑够了50万元。
8月27日,是**承诺兑付工资的日子。那天,法庭的院子里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当他们一个个从**手中领到自己的工资款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一个柞水籍的农民工拉着**说:“太感谢你了,我娃今年考上大学,就等着领到钱回去送他上学呢。”
看着工人那喜悦的表情,听着那真挚的话语,**觉得,冒这个“风险”,值!
“老百姓的事情虽小,在他们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如果不妥善处理,有时候会出大事情!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基层法官整天面对的大多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的家务事,这些寻常小事解决不好,就会给矛盾隐患埋下祸根,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慎判决,重调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制胜法宝。
2012年元月,**受理了一起案件。当事人高某70多岁了,到山上放牛。数九天,山风似刀,高某冻得发抖,便生火取暖,不慎引起邻居武某的承包林被烧。武某诉至法院,要高某赔一万元。
**冒着严寒,和书记员走了30多里山路去调解。眼前的情景让**心酸:三间土坯房,阴冷潮湿四面漏风。
看到法院来人,高某表示借钱赔偿,希望武某能少要点。**跑到武某家,反复做工作,武某答应减半。
**又跑到高某家,高某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说:“我跑了大半天,借了大半个村子,也只借到了2000块。”
**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一并送到武某家。
武某不同意,说:“他把我的林地烧了,我做饭、烤火都没有柴火。”**又协调高某把自己的十几捆柴送到武某家。武某被打动了,案子得以成功调解。
执行难是困扰基层法院的痼疾,人性化执法,让冰冷的法律充满温暖的力量。
小河社区个体户李某,生意赔本后无钱还债,被债主一纸诉状告到法院,法院判决李某偿还。考虑到李某的实际,**反复给债主做工作,同意延期执行,同时帮李某改进经营方式,分四次将标的款执行完毕。最后一次,李某非要媳妇炒几个菜,请**吃饭,**婉言谢绝。
**说:“面对百姓诉求,要公平公正,耐心细致,不怕麻烦,小事不当小事办,才能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实现情、理、法的和谐统一,维护法律尊严!”
要做一个好法官,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真心、真情为民,才能赢的群众的爱戴,在辖区,他是群众心目中的“骆包公”。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善良是最好的法律”。在辖区群众的心目中,提起**,凡是认识他的人,大家都会都会对他的人品赞不绝口:“骆庭长,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地善良!”“骆庭长,对打官司的群众,热情细致,办案公道!”“打官司想在”骆包公“手上走关系”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连门都没有!“骆庭长经手的案子,无论胜败我们都服气!”
2012年11月,桐木镇立石滩村李万贵老人弓着身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到法庭,拿着法院的判决,哭诉自己的不幸和艰难。
原来,1998年李万贵老人在修铁路时,被山石砸伤,腰椎骨折,瘫倒在床。包工头不给钱,老李便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包工头赔偿老李25000元。
谁知,判决下来后,包工头人间“蒸发”,十几年来,干警多次查找被执行人,均无果。
看着满脸沧桑的老人,听着他那含泪的诉说,**的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绝不能让可怜的老人再可怜下去,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把老李的情况向县法院做了汇报,自己四处多方奔走,终于为老人争取到司法救助基金25000元。
15年了,当老人从**手里拿到救助款时,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浑浊的眼泪。
2013年1月23日,**刚上班,突然看见拄着拐棍躬着腰的李万贵老人,站在寒风里,身上背了一大壶自己酿造的包谷酒,看到眼前的一切,**心里深受感动。赶忙把老人请进了法庭,给他倒上一杯热茶。李万贵老人含泪感激地说:“骆庭长,我的这个案子已经放了十几年了,我从中年人变成了老头子,是你们法官为我讨回了公道,送上了救命钱,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家里穷,没有啥子值钱的,这二十来斤包谷酒是我自己酿的,天麻麻亮,我就起身了,背着这酒走了三十里山路,就是来感谢你们,工作累了,喝点包谷酒暖暖身子。” **听着听着,感动得泪水模糊了眼睛。不忍心让老人把酒背回去,也不忍心伤了老人心,于是掏出200块钱,把酒买下,又掏了一百块钱作为老人回家的路费。老人说什么也不要,“为这治病钱,我从黑发等到白发,都感到没盼头了,是你们帮了我的大忙,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咋能收你的钱!”**把钱硬塞进老人的衣兜,说:“老人家,这钱你一定要收下!别再走路,坐车回去吧!”“您来看望我们,我们心里都过意不去,这钱你一定要拿,这也是我们法官对您的一片心意啊。”李万贵老人含泪颤微微地接过了钱,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离去了。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法乃国之利器,法律之要在于执器者公!”这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不唯钱、不唯权、不唯关系,秉公执法,取信于民,**赢得了当事人和辖区群众的信赖和尊重,他说,这是他最宝贵的荣誉。
由于公道正派、廉洁清正,加之面相较黑,当地群众都戏谑地称他“骆包公”,他嘿嘿一笑说:“咱咋能同包公相提并论,但包公铁面无私、清正廉洁的品格却永远值得我学习。”

  更多相关

  集体先进事迹材料范文阿大全集

  优秀护士先进事迹范文汇总集锦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范文汇总集锦

  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心得集锦

  五一劳动节劳模先进事迹材料集锦

  医院优秀事迹材料集锦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