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浅谈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能说会写,口笔兼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已成为标志现代实用人才综合实力的两大基本能力。随着现代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目的,教师在决定开展“小说话课”活动后,要做好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 要充分的向学生讲解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听,说在学习语文和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发展和练习说话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 向学生讲解说话的基础要求,语音要标准,口齿要清楚,语速要适当,语句要连贯,表情要自然,还要注意声调的抑扬。要具体教给方法,反复讲明注意事项。
第三,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人人都有新鲜而有趣的说话内容。初上说话课,内容以自选为主,不论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通话、寓言、故事等等,只要是新鲜有趣的,就可以选择来讲。
第四, 要选好“打头炮”的人。如果第一次说话的几个人水平不高,不但影响本次说话课的效果,也将对以后的说话课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必须选出说话大胆、口齿清楚、表情自然的学生打好第一炮。
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小说话课”就可以正式开展起来。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消除障碍,激发兴趣,这一时期的说话课内容,以自我介绍,讲述现成的故事、通话、寓言为主。目的是保证人人有的讲,避免想讲因为内容可讲,平添一层困难。在打响“第一炮”后,同学的积极性会逐渐高涨起来,紧张和畏惧的心理障碍逐渐得到消除。
第二阶段,扩展内容,鼓励创造。第一阶段说话课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这一阶段则要求以自编为主。为了准备好下一次说话课的内容,同学们必须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反复筛选,精心组织,选出新鲜、有趣而有意义的内容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选出的内容完全由说话人自己加工、整编、编排、组织,他们在确定要讲的内容后,还要具体安排结构,排列顺序,组织语言,研究如何说得更生动,更巧妙,更有吸引力。有的内容,不但要叙述情况,还要说明问题,阐述道理,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说出丰富复杂的内容的能力。
第三阶段,现场出题,即兴说话。在自选内容、自编内容说话的基础上,为了锻炼学生机智敏捷的说话能力,说话课进入到现场出题,即兴说话的阶段。做法是由老师或同学提出与同学生活范围有关的问题,用“点将法”或自己举手的办法,略作思考,当场迅速回答。有一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练习说话的做法和体会将给大家听听?几个同学一起举手,争相发言。还有一次,一个同学说:“王某是个足球迷,请他预测一下即将举行的世界杯赛的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王某讲的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听的人热情高涨、兴味十足。
“小说话课”,每次只有五分钟,占用课堂时间不多,但是对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畏惧心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机智而有条理的口有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多年来,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练习当众说话的时间,我利用讲读课的前五分钟,每天安排小说话课。
三、准、清、巧、美——说话能力的最高境界
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还要指导学生说的“准”“清”“巧”“美”。
“准”:要准,必须在“读”上下工夫,从“记”字上连能力。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与口,如之于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朗读诗歌、散文、习作,读准多音字、异读字、冷僻字、通读字的字音,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然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记“准”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标准描述事物特点,所遇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尊定良好的基础。
“清”:让学生用评述、简述、摘述及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复述自己所读书籍的故事情节,复述有情节的课文,锻炼他们的思维概括性和条理性,直接锻炼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表达水平。训练前有的学生前后矛盾,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语言生涩,训练后,学生拟提纲,能做到“意”在“说”先,因而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连贯流畅。
“巧”: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所谓“巧说”,就是恰当、得体、巧妙。有效的方法是开展辩论、演讲、座谈等常用说话能力的训练,突出各种形式的重点,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从练习中提高,让那个具体生动的思维的敏捷性大大提高,让学生及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勇气和自信。这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说话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这是中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标准。“美”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平日训练中,加强了学生美学知识的积淀,每日补充一首唐诗、宋词、元曲的名家名篇,结合对歌、对对子、口头评诗、一句话影剧评等形式,要求突出语言的形象新、生动性、情趣性。这样,学生在长期稳定的熏陶渐染中,形成了感性能力,为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文化品味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听、说、读、写本是密不可分的,“说”和“听”的培养更是紧密相连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⑤从“共时”的观点看,听、说、读、写是相通的。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