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浅析舌尖浪费的危害及对策(1)

2014-05-31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中国是礼仪之邦、美食之国。单位间交流与学习、上下级间工作往来、同士互访……必要而适度的宴请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实生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中国是礼仪之邦、美食之国。单位间交流与学习、上下级间工作往来、同士互访……必要而适度的宴请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单位、部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视相互宴请为联系工作的唯一途径,象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有的甚至将宴请当工作,将必要变常态,将适度变显摆,让大量的资金浪费于舌尖,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实属可叹可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舌尖浪费的危害及对策浅谈一二。

一、舌尖浪费的主要表现形式

1、会议节庆、大吃大喝。以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各种节日庆典为名,超标准、超范围安排接待。只要是熟人,朋友、同士,不论是否与会,不管是不是与庆典活动相关,不就是多一幅碗筷的事吗?熟人的熟人、朋友的朋友,10人的会议15人甚至20人就餐。为了让熟人高兴、让节庆更有氛围,本来20元每人的标准,在领导的默许下变成了80元甚至100元每人的标准公款接待,大吃大喝。
2、迎合上级、豪吃豪喝。为了迎合上级,讨领导欢心,不论是检查指导工作还是办理私事,只要是领导造访,宴必大鱼大肉,席必美酒佳肴,不管人多人少一律“满汉全席”高标准、高规格公款接待,豪吃豪喝。

3、联络感情、劝吃劝喝。行业间的业务往来,部门间工作配合,理所当然。但部分地方、部分单位却视正常的业务往来为对自己(他人)个人工作的支持,隔三差五要进行一下感情联络,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公款接待,劝吃劝喝。

4、款待亲友、好吃好喝。新朋故友、三亲六戚、同学战友等互访,公款接待、劝吃劝喝。
5、调研检查、混吃混喝。凭借单位或个人手中的权力,以各种多而杂且豪无意义的调研、检查为由,到下级机关或部门混吃混喝。

6、假公济私、假吃假喝。部分领导或手握特权的人,凭借手中的权力,变较小规模、较低标准接待为大(巨)额报销,以吃喝之名、行贪污之实、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假吃假喝。
7、官商联合、高购快喝。为了维持某种关系或达到某种目的,以保证消费品质量为由,长期在远高于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指定点进行消费或采购接待用酒。餐桌上常常是“小醉入状态、大醉是尽性、难醉才到位”,推杯换盏,不醉不归,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阶段饮用任务。公款接待,高购快喝。

二、舌尖浪费造成的主要危害

1、败坏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部分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凭着自己身份的特殊,经常公款宴请或接受宴请,长期出入于高档酒楼,往来于各种娱乐场所,有的甚至酒后失态,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服务员,酒桌上乱开腔、乱表态、乱作为,说不该说的话、干不该干的事,成天昏昏然,飘飘欲仙,严重败坏党和组织的形象,让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2、助长社会不良风气,为滋生贪污腐败提供温床。公款吃喝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称的是自己的面子和人情,何乐而不为。如此 “上行下效、官教民仿”,但凡有点权利的,你吃我也、你喝我也喝,助长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另外,公款吃喝往往会将传统的节约意识吞噬,酒精会将规章制度泡软,操守底线也会被人情所扭曲,贪污腐败也会由此而找到土壤和条件。

3、浪费经济社会资源、削弱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公款接待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每餐,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少数人无端的浪费掉。个别地方和单位,接待费用支出高达预算收入的50%以上,甚至更高,严重削弱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4、助推 “小利益集团”或“官场小圈子”的形成,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现在热衷于吃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联络感情,培养广泛的人脉关系,饭局中吃的不是饭而是感情,喝的不是酒而是关系。将人际关系的构成与轻重注入吃喝之中,通过吃喝建立各自的“小利益集团”、“官场小圈子”。“圈子”内的事,就算不合规、哪怕没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冒着风险也要办,“圈子”外的事,但凡一个小程序不到位,也是推三阻四,不愿主动去办,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5、既有害身体健康又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经常在外面公款吃喝者,很难抵挡住大鱼大肉的诱惑。由于长期暴饮暴食,不论是接待者还是被接待者,酒精肝、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高发多发,正所谓“革命小酒天天醉、喝跨了身体喝坏了胃,喝得夫妻分床睡”。同时,公款接待往往被人们解读为接待规格越高,陪同人员身份越重,服务人员数量越多,接待工作就越到位,势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减少和预防舌尖浪费的几点对策及建议

1、严格预算约束,建立结余分配机制。结合各地各部门消费水平及工作实际,合理预算“三公经费”并严格执行。年度终了时对涉及超预算的单位和部门,不但不能以任何理由追加预算,还应要求其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说明和承诺,彰显预算约束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