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问题。
从某个角度讲,教师的功夫不在于展示知识,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展示知识需要讲授,提出问题则需要引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上社会课时,如果我们问学生“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转?”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地球有引力。”其实这还是知识问题,不是思维训练。教师的功夫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个二难推理:a向b借了一件武器,可b后来疯了,a还有没有必要归还武器?这个问题够学生搜肠刮肚的。如果我们的问题不是简单可以用知识去回答,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基本上被我们训练得越来越简单,大多是简单的单向思考,不会把问题复杂化。人的缺乏创意、简单盲从就是从我们的学校教育开始的。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的倾听和诱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出了思想问题,教师第一要务就是诱导学生倾诉,先把实情说出来。只有让学生说,你才能掌握问题的原因所在,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把实情说出来了,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因为学生在述说时是会反思自己的,教师也可以相机加以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蕴含在问题之中。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等学生讲清实情,总认为学生是在为自己辩解,缺乏耐心倾听,武断地打断学生,急于作出判断,急于做思想工作,急于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其实,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话都不多,但是只要开口,就会击中要害,彻底解决问题。他们的秘诀就是在倾听学生的诉说中寻找破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总能有的放矢,手到擒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的教师,功夫不在讲授,而在倾听与诱导。
手捧着厚厚的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心比书沉。当了近20年的老师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怎样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看了书才知道: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有良好的思维的方式。
“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我们就不曾多费心思想过怎样把这颗“老鼠屎”变得不是“老鼠屎”,让这锅汤任然保持它的鲜美。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学习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下面我就以一个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讨:
干部小张一向把发豆奶的事做得不让我操一点心。这天,当我正准备上课时,同学们发出了叫喊声:“牟老师,还差一杯!”我把视线转移到小张身上,一会儿,她拿着一杯豆奶走到讲台,轻轻地说:“不差了,这杯是您的。”她刚走到座位上,同位就向我报告:“她自己没有。”我说:“来,你把这杯拿去喝。”她懒洋洋地说:“我不喝。”一脸的不高兴。我还是忍着叫她来拿,可这次她却没有一点反应,我一下子来气了,那还得了呀,才一年级就给老师使性子,还是干部,我不治治你,这个班我怎么带得下去呢?
于是,我高声喊道:“你站起来!”不容她分辨,就叫她站到教室外,可她却一动不动。我气到极点了,走到她的座位前,拉起她就往教室外走,边走还边唠叨:“得了呀,你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了,你走吧!”她也提起书包,顺从地跟着我往外走。这下却让我犯难了,我的本意只是想吓吓她,她却不给我台阶下,我就给自己台阶下了:“你先回座位上,不要耽误了同学们上课。”一节课下来,她没发一次言,课后也没有来找我。直到中午,送走了所有的学生,刚坐到办公桌前,一个可爱的小男生跑到我跟前说:“牟老师,你好爱发脾气哟。”我把头转向他。“其实今天早上小张是心疼你,而且她今天还有些不舒服,她不高兴不是对你发脾气,你问都不问就批评她,她说她不喜欢你了。”
天哪!为了迷信“师严”却伤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后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几次找她谈话,才化解了我们之间的那一道沟。
我在处理这件事上,不仅有些过急,而且在处理整个事情中,几乎完全没有科学研究,缺乏人文关怀。
发现她使性子时,应该问一问,她为什么这样,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可我没问,就批评,就拉她出教室,想用权力来压服她。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何况她还是一年级的学生,怪不得学生说我爱发脾气,不喜欢我。今天想想,我可真有些后怕。
幸亏她还是一年级的学生,还不敢当面顶撞我,要是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当事人反抗,有可能是全班来反抗了,那我在班里还有威信吗?在工作中肯定会碰到钉子的。也幸亏有一个可爱的男生来“多事”,要不然还真会酿成大祸,“豆奶”事件会成为一桩“冤案”。
教育可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怎一个“严”字了得呀!也愿各位老师慎用手中的权力,以免变成“教书的警察”。
编辑推荐您关注: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