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阜新市还广泛加强了同国内外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中国农科院、沈阳农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工工程技术大学等 20 多家高校院所,与阜新市开展了多领域的技术合作;在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胚胎移植开发中心等10个研发中心;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和正在孵化的民营科技企业近 70 家;有 8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有30多个项目列入辽宁省科技计划。
5、改变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城乡电网改造;进行细河城市段治理改造,使昔日的“臭水沟”再现碧水清波;进行煤城路改扩建,改变了 10 万矿区群众生活环境;启动建设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长途客运站建设、城市建筑欧式立面装修和绿化亮化美化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功能。阜新至上海列车开行,打通了阜新与长江三角洲的联系通道。阜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阜新“千里京城一日还”。乡通油路完成,村通油路启动,使城乡交通网日趋完善。实施了宽 500 米、闭合周长 102 公里的环城绿化带工程,进行吁石山治理、废弃地复垦,启动全国生态示范市和节水示范市建设工程,开展风沙育林和公路林网建设,进行小流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煤层气开始向城市居民供气 , 利用煤石发电和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项目近期将启动开工,矿井水利用项目正实施。
6、以促进就业为重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三年来,全市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11.4 万人,劳务输出 15 万人次。全面实现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有 8000 多户居民迁入新居;扎实推进“三难”治理工程,使部分矿区和偏远城区群众告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入厕难”的历史;通过实行低保扩面,使 17.8 万困难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狠抓国企职工并轨工作,有 9.8 万职工实现并轨;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帮因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实行“一人双岗”制度。
三年来,在转型的拉动下,全市 CDP 平均增速 16.2%,其中 2002 年、2003年连续两年超过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2%; 招商引资年均递增 34.1%,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年均递增 45.8%,,外贸出口年均递增 34.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年均增长23.9%。
三、具体落实好下一步工作
在双方交流的基础上,根据阜新市委、市政府要求就上海市科协
支持阜新经济转型提出近期具体工作如下:
1、12月下旬在上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定的重大意义,介绍阜新现阶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开展新闻媒体的“异地采访”活动,即阜新媒体到上海采访,邀请上海的媒体到阜新采访。
2、上海市科协针对阜新市重点推出的食品工业招商项目,特别有关鹅、杏、西红柿的深加工项目。由市科协咨询中心组织好力量具体落实,成熟一个引进一个。
3、上海市科协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帮助阜新在建设软件基地上探索进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积极促成技术支持与合作项目。
4、上海市科协将动员学会、区县科协和企业科协参加到此项工作中来,组织有关学会、区县科协和企业科协到阜新考察,就有关项目进行具体洽谈和实施。
5、资助10万元建立了厚皮甜瓜种植基地,今年试种100亩,
明年500亩,后年达到1000亩的规模。
6、争取市科教系统合作办和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的支持,并在他
们的指导下积极、稳妥的开展合作交流工作。
相关推荐: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读书人网(www.ReaDer8.cn)考察报告频道:http://www.reader8.net/data/kaochaba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