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行尚未统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传统价值观形成巨大冲击,人们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诚信缺失的危机感较为普遍,对社会的认知失衡.虽然妇女普遍认识到应当讲求诚信,但在实现生活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对道德观念的认知与行为并不统一.一方面,女性在如何看待目前社会中的"诚信"时,58.7%的被调查女性认为"大多人还是讲究诚信"的,26.5%的女性认为"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但是我要讲诚信",仅有10.0%的人认为"现在人们普遍不讲诚信";另一方面,却有38%女性周围人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会夸大或弄虚作假",甚至有占14%女性选择"一贯夸大或弄虚作假"(见图7).有63.7%的女性承认自己在无警察的路口闯红灯,这一数据比十年前增加了22.7个百分占;43.1%的女性承认自己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十年前增加了5.1个百分点,36.8%的女性承认自己随地吐痰.由此可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的任务还很艰巨.
3,公民道德教育存在差异性,道德教育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各地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的机遇,加大对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大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然而"三德"教育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调查显示,女性对当前家庭美德建设的认同度最高,58%的女性认为家庭美德建设较好;其次是职业道德建设,46.8%的女性认为当前职业道德建设较好;最后是社会公德建设,仅有40.7%的女性认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较好.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无疑应当成为当务之急.广大被调查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形式仍嫌单一,53%的女性认为,《纲要》颁布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方法单一";13%的女性甚至认为"收效甚微"(见图8).我们同期开展的江苏女大学生价值观念调查数据显示,有75.9%的女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不吸引人"或"不太吸引人".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载体需不断创新与完善,教育形式迫切需要推陈出新.
相关推荐: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读书人网(www.ReaDer8.cn)调查报告频道:http://www.reader8.net/data/dc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