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有效发挥信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现结合实际,制定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增长指导意见。
一、预期目标
年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7%,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2%,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1%和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根据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和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保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
二、总体要求
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金一体化进程,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扩大信贷投放总量,把握好投放的节奏与力度,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有扶有控”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拓展融资渠道,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促进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三、重点投向
(一)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把做大工业总量,提高运行质量,培育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作为信贷支持 “工业强市”战略的出发点,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是围绕能源工业,支持煤炭、风电、光电等能源项目建设;二是围绕化工、材料产业,支持发展化工、冶金、碳基材料、建材等项目,延伸产业链;三是围绕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装备制造、家电、光伏组件、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四是围绕食品工业改造提升,大力支持酿造、肉奶、果蔬和休闲保健食品加工生产;五是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园区对产业转移和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六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推行“绿色信贷”,大力支持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始终把支持“三农”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节水高效农业的跨越,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提高涉农信贷投放比例,创新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大力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增加信贷投入,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农民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状况调查,满足农户对春耕生产的信贷资金需求。二是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选择产品科技含量高、效益佳、诚实守信的种子、种畜生产企业、种苗公司、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机构作为信贷支持对象,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利用转化。大力支持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培育,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大力支持市凉州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网建设、危房改造、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公路、小康住宅、沼气和安全饮水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四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通过信贷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设施农业,根据辖区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与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的营销模式,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五是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办发〔〕33号)精神,扩大贷款范围和放贷规模,放活审批程序,创新担保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六是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从辖区实际出发,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集体林权抵押贷款等新型信贷支农模式,有效扩大农村抵押担保品范围,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