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计划 > 其他工作计划 >

县教育局工作思路(2)

2012-01-31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县教育局工作要点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教育管理水平。中学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并申报验收,二中创建省级标准化中学。
10、加强学前教育。巩固县幼儿园省级示范成果,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全县十个镇和条件较好的乡所在地,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提高幼儿入园率。深化幼教改革,克服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水平;规范幼儿园审批程序,实行幼儿园年审制度。
11、做好招生考试工作。深化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将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办法,合理配置生源,完成高中招生任务,规范艺术特长生招录程序,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宣传高考改革方案,按照省考试管理中心规定的新的高考录取办法,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适应高考报名制度改革,强化考务管理,优化考试环境,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三、巩固均衡发展成果,加快“双高普九”创建步伐
12、制定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资源的配置,做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3、加快“双高普九”创建步伐。按照《县新一轮校点布局调整方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对校点布局进行规划和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基本实现教育发展条件的均衡和谐。
14、扎实抓好保学控辍工作。坚持以“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继续开展“无辍学学校、班级”创建活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85%以上。继续抓好扫盲工作,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启用电子学籍系统。高度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15、抓好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工作。按照“重点扩建城区学校,规范建设初级中学、中心小学,过渡性保留规模较大的完小,全部撤并教学点,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的思路,以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实施为重点,整合生活设施改造项目、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项目、教育赠款项目,以及城区学校建设项目,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改善办学条件,力争解决城区“超大班额”等问题。加强项目督查指导,确保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大中省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16、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费、杂费和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失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推行财务预算制度,加大财务审计力度,用好管好各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水平。
17、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健全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继续认真落实好高中阶段特别是职业中学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保障困难学生入学。
18、搞好营养餐“蛋奶工程”实施工作。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购置必备的设施设备,进一步夯实岗位责任,强化食用监管,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规范实施;建立健全营养餐“蛋奶工程”配送食品货源监管、指导评估以及奖惩长效机制,将营养餐“蛋奶工程”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确保营养餐“蛋奶工程”安全规范运行。
四、大力发展职成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19、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完善职业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学生公寓楼建设,完善各专业实习实训设施;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拓宽教育教学形式,扩大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分段教学、顶岗实习、学分制等形式的教学模式,加大专业教师建设力度;以着力塑造职中精神和个性特色为重点,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努力完成市上下达的中等职业学历招生和“人人技能工程”短期培训任务。
20、切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加强农技校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培训教育的社会效益,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创建教育强乡镇工作,力争年内创建1个省级教育强乡镇,2个市级教育强乡镇。
21、努力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经常性开展对民办学校的检查与指导工作,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更加灵活的的机制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2、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师德师风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向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教学能手和市级“一名三优”获奖校长教师学习活动,继续开展“一名三优”创建工作,教师节前命名表彰一批“一名三优”和师德标兵,适时举行“一名三优”论坛,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
23、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聘用制度,全面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积极探索完善校长、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细化教师队伍管理,提高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把教师入口关,通过在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招聘教师、振兴计划、特岗招聘等多种途径引进优秀教师,解决紧缺学科教师缺乏问题;推行教师服务期制度,继续开展城乡之间、校际间的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配置;继续抓好特岗教师招聘、管理和培训工作。
24、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继续抓好“新课程大教堂”和“阳光师训”活动,巩固并建设好vso项目、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开始新一轮学科教师课改培训,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
25、强化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大校长工作质量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校级领导和学校中层干部的考察、选拔、任用、培训与管理。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岗位和提高培训,提高校长的整体素质。抓好校长任课和听课制度的落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重视女干部培养使用。坚持抓好“以县为主、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进一步夯实中心校对辖区中小学的管理责任。
六、强化教育督导,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6、着力加强教育督导。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巩固提高和“双高普九”县的创建工作。开展中小学教育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实施对乡镇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的评估考核;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创建活动和学校体育卫生督导评估工作;加大对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督导评估。配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中小学校长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七、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教育大局稳定
27、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逐步达标,确保营养餐“蛋奶工程”和中小学生日常餐饮卫生安全;切实抓好学校流行性病防止和学生体质监测;继续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治理活动,积极消除各类不安全隐患,联合综治、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体制机制,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8、认真做好教育系统信访稳定工作。加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力度,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完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建立维稳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实行信访工作领导包抓责任制和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确保教育系统大局稳定。
八、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9、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积极推进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做好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加强行风建设,以治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为重点,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教育文化用品市场管理,切实解决好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教育形象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教育系统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0、积极发挥教育工会的职能作用。抓好教育工会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教育系统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校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31、切实抓好教育依法行政工作。巩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成果,扎实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活动,促使教育在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前进。
32、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严肃工作纪律,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机关形象。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确保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强化综合协调、督查督办,提高工作效能。
33、重视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师生精神风貌和校园建设成就,积极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继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档案管理、包村扶贫、文明卫生县城创建、配合中心等各项工作,力争有新举措,新成效。
34、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实行局领导包片和股室包乡镇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到学校、到股室,切实加强工作过程的调研、指导,加大对教育的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