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推进群众监督有序化研究(2)

2011-05-12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推进群众监督有序化,把群众中蕴藏着的惩治腐败的极大热情和能量转化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动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读书人文档,范文文档第一品牌http://www.reader8.net/data/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社会效果。并有选择地、适时地通过新闻媒介向群众通报、披露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监督或抵制监督、打击监督者而受到惩处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提高监督的透明度。与此同时,开展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二是保证群众的知情权,重视群众参与的心理诉求。知情权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前提和客观基础,是信息化时代国家民主治理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障,也是防止政府侵权和滥用权力的有力武器。群众的知情权是群众依法所享有的法定权利。要保证群众对国家公务的知情权,必须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是否应当向社会公开信息、是否向群众提供信息,并不是由政府的行政权力决定,而应由群众的知情权决定。除了必要的保密限制外,不允许部门和少数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垄断,群众需要什么信息,政府就要依法提供什么信息。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问题上,应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公开情报原则。依法公开情报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说来,要定期真实公开,要有官方情报出版物,要建立出售情报出版物制度和查询检索制度。二是同等获取原则。政府文件资料属公共财富,任何公民都具有同等享用的资格。公民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登记或报刊文件索引等途径了解和取得政府文件。三是政府负举证责任原则。公民对官方文件的了解无义务说明,政府若拒绝提供,必须负责证明所依据的理由。四是司法救济原则。含要求复议、要求修改和更正、要求保护个人隐私、要求赔偿等。只有这样,群众的知情权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是以制度化来规范群众的监督行为。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制度,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上,应设立两个通道和三种保障机制:两个通道是指各级政府的举报通道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通道,三种保障机制是指举报人的安全保障机制,举报案件的责任追究、处理、回复机制和对报复行为的严厉追究机制。在举报制度确立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举报有功者进行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与支持,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举报环境和氛围,促进和鼓励广大群众自觉进行监督。建立群众举报的快速回应机制,对群众举报给予足够重视,对群众的相关意见和要求迅速做出回应,缩短从群众提出举报到政府回应的时间距离,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树立高效政府的良好形象。同时,逐步完善听证制度、司法审查制度。另一方面要探索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制度。比如,健全完善民意测验制度,使民意测验常态化,通过民意测验,既从中分析、研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态度,了解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也为群众监督增加一种渠道,使党和政府各项工作处于群众监督的范围之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