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廉政文化进警营活动,通过各种正面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打牢全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二是抓预警防范、标本兼治。实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这是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通过在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点时空、重点人头、重点环节上实行四抓,即抓苗头,及时提醒;抓早期,坚决纠正;抓漏洞,防微杜渐;抓典型,以儆效尤。努力营造“抓住三条线、做到四负责”的廉洁自律氛围。三是抓执法思念,牵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抓牢执法警戒线,把握生命线,远离高压线,使民警的一责一行一举一动对国家法律负责,对集体荣誉负责,对个人前途负责,对自己家庭负责。基层民警天天同人民群众打交道,如果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作为,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深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二)以深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机制。以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为指针,进一步充实党风警纪建设的五大机制,即领导责任机制、长效教育机制、预警防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研判警示机制,努力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约束,以制度监督的良好局面。健全和完善信访投诉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把信访投诉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轨道,维护基层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制订工作规范,把对查处民警的涉法投诉与维护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的合法权益放到同等的位置,确保我们一线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以强化监督为重点,整合公正廉洁执法的监督渠道。基层公安机关分布在与群众接触的最前沿,点多、面广、线长,监督上容易存在死角和盲区,缺少监督的权力,必定滋生腐败,要实现公正廉洁执法,必定也少不了这一环。一是要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以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为辅。因为内部监督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预防性,可从执法的常见问题、多发问题抓起,防止执法不公正和违反程序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召开“警民恳谈日”、发展“执法监督员”等方式拓宽外部监督渠道,消灭监督死角。二是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监督。事前监督包括法制部门对案件的提前介入、指导,平时检查、考核;事中监督包括法制部门、纪检督察等部门对办案程序的监督和对案件事实的审核把关;事后监督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开展执法检查等,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明确的整改方式。三是执法监督和执法效率要相互协调。因为效率也是影响执法公正的一个因素,不能为了监督而放弃效率,也不能为了效率而放弃监督。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执法工作严重不负责,造成执法过错的责任单位、责任民警要坚决按照《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过错责任,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净化公正廉洁执法的环境,畅通公正廉洁执法的监督渠道。
(四)以查案执纪的严肃性为保障,对违法违纪问题严肃查处。公安执法工作都是基层民警去做,因而权力相关集中,如果制衡监督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管理上出现自我监督缺位、监督渠道不畅、监督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方面的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纪检监察要通过信访投诉、财务审计、办理治安、刑事案件等,梳理发现案件线索,做到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坚决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保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同时要注重查案执纪结果的运用,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案件,要认真组织分析解剖,找准发生问题的原因和制度管理上的漏洞,落实整改措施,达到查处一人,警示一片,整改一批的功能。
(五)以动态研判的导向为保障,创新执法监督思路。一是继续实行和完善基层执法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运用党风警纪及信访投诉研判机制,发挥引导、提示、纠正的动态监督保障作用,在拓宽研判范围、创新研判方式、提高研判质量、注重研判效果上做文章,以预防、压降信访投诉为平台,对执法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成因,找准症结,研究防范对策,并及时对全体民警进行警示提醒,促进各项纪律制度的落实。二要创新监督思路,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努力使监督工作既发挥从严治警的职能作用,又成为从优待警的传播平台。三要改革监督模式。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执法监督工作时效,切实解决执法工作由事后监督向事先、事中监督转变,竭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在发生之前,进一步转变监督作风,改进监督方法,注重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沟通与查纠的统一,力度与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