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工作汇报 >

后勤管理处机关部门作风建设汇报材料(2)

2011-03-22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后勤管理处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发展大局,坚持以服务师生为根本,以保障教学科研为前提,以维护学校稳定、促进校园和谐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创新,才能提高服务师生的水平。后勤管理处坚持把“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作为重头戏。每月按科室工作性质不同组织一次业务或理论学习,邀请校内外有关方面的专家和知名老师上课、授知识、解疑惑。结合工作实践,加强内外交流。全年走访本校30多个院系,同时也接待了北大、西南交大和南非开普顿大学等国内外30多个院校的访问、交流。“走出去学习”积累经验,“请进来答疑”提高本领。坚持学以致用,制定了《后勤管理处技术手册》,将13项办事流程,7项工作制度,14项管理办法,3项实施细则和7项应急预案以及33种工作表格汇编成册,用制度约束行为,自觉按章办事。两个校区办事大厅全年接待师生逾万人、三个校区服务热线电话全年接听1.2万人次,完成零修3000余次。

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之一,是全校的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后勤管理处的具体工作有新生宿舍的调配与入住。九龙湖校区自投入使用的第一项考验就是迎新工作的全面铺开。校区大、宿舍散、路程远。初来乍到、情况不熟的新生及家长,有不少人走了“冤枉路”,炎炎烈日、气喘吁吁。学生多流的汗水,使学校各职能部门均感受到巨大压力。校领导审时度势,充分为同学及家长考虑,决定改变报到方式,改为在宿舍围合拍卡报到,后勤管理处学生宿舍资源管理科同志们根据新生数量、宿舍安排以及院系需求等等,深入一线调研,与学生处、研究生院、有关院系、辅导员和宿管员多方沟通,集思广益,反复酝酿,制定床位安排方案。新生报到之前在家上网,便知自己住哪间宿舍、哪个床位;报到当天,真正体会了“一卡通东南”的快乐,愉悦写在脸上、甜蜜蕴藏心间。目前,学生宿舍信息化系统已开通网上办理各项业务,在校学生申请住宿、退宿、调换宿舍、缴纳费用等,只需鼠标一点便可轻松搞定。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同学们宝贵的时间。该系统已然是全国高校学生宿舍信息化管理的开拓者和领跑者,各地高校争相效仿。但我们不是与谁“一争高下”,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牢牢的放在了以学生为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事成本,让服务对象得实惠上。

三、攻坚克难,有理有序,顺利打赢搬迁攻坚战

今年海外教育学院扩招,成园二舍原有33间博士生宿舍需腾空后移交海外教育学院。近60名博士生闻听消息,均情绪激动、不服调整。加上盛夏高温、学业科研的双重压力,集体提出抗议,矛盾一触即发。处领导和学生宿舍科同志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疏导结合,与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领导和老师深入院系、深入宿舍,与同学交心谈心,掌握情况,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化解矛盾。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详细解释学校的初衷和宿舍资源存在的困难,深入了解同学的苦衷和宿舍搬迁面临的困难,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与同学一道研究制定搬迁方案,以真诚的沟通换取彼此的信任,以主动的服务换取同学的支持,从而赢得了工作上的主动与和谐。宿舍调整搬迁的过程,也是管理与被管理、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共同胜利的过程,也是同学们从反对抵制到理解支持到衷心拥护的过程。成园二舍搬迁工作圆满结束后,涉及搬迁的全体博士生自发送来“为同学负责,真衣食父母”的锦旗。

校东十五舍居住单身教工300多人,居住条件相对较差,维修出新是当务之急。教育部批准和核拨了十五舍维修专项。可搬迁通知刚一贴出,就遭到了居住人员的强烈反对。房价高、房租高,收入低,买不起房子,搬出来住哪?是单身教工普遍遇到的难题,搬迁工作推进难度可想而知。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天三次跑宿舍,苦口婆心讲道理,老师一个个的谈,宿舍一间间的清,终于完成了三分之二老师的搬迁。随着未搬人数的递减,工作难度系数在递增,为此校领导、有关部处和院系的党政领导也不辞辛苦,加入了我们的“工作队”,帮助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从酷暑至严寒,历时半年多,换来维修工作的如期进行。校园拆违、办公用房调整、老住宅区物业化管理的推进等等工作,都是攻坚克难。但我们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至上,一定能做到“润物无声”。

四、着眼长远,合理规划,全面提升校园硬环境

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着眼长远发展和九龙湖主校区建设需要,制定了九龙湖校区景观绿化规划,邀请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专家教授现场指导、全面论证,结合校区建设现状积极组织实施。完成了校区二环路1100余棵行道树的栽植,已完成护校河内边一半6米宽约0平方米绿化带的铺设,正在实施人行道两侧各8~10米宽约50000平方米的绿化带铺设、南大门礼仪广场、桃园梅园生活区及周边休闲区的绿化改造、行政楼周边环境出新等环境提升工程。同时,利用暑假对教学楼、学生宿舍进行了修补和出新,对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对1000多杆路灯进行了出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荣获江宁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继续抓好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凸显我校发展三个历史阶段为主题,对拆迁空地、礼西广场实施重点的美化亮华、原绿化景观改造升级。两个校区双双荣获“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走“低排放、低碳型”节能新路,加大水电规划建设和节能改造力度,积极妥善做好老图书馆配电增容、老校区浴室改造和大石桥4号住宅区的水电出户工作,申请给用户安装分时电表,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全面推进和改造校区路灯和公用照明装置,安装3万多只节能灯管,节能减排工作走在了前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72所节能示范高校”之一,获得国家节能改造补贴170余万元。老校区浴室改造后,节能效益大幅攀升,全年节约油费200余万元。在九龙湖校区大物业模式成功推进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四牌楼校区老图书馆和办公用房的物业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师生好评。

即将谢幕,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有成绩有遗憾,有苦痛有甘甜。坚持落实“三项制度”,重视与“用户”沟通交流,真心诚意提供后勤服务,及时圆满解决问题,使学校后勤工作取得了理想成绩。成绩的取得不是一帆风顺,更不是一日之功,既有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更有机关部处、院系领导的强力支援。在此,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谢谢大家的无私帮助。

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学校党政的决策部署,端正态度,正视不足,珍惜成绩,发掘潜力,一如既往、力所能及的为学校全面建设和后勤发展献良策、立新功。用心、用情、用行动、用真诚唱响服务学校发展、服务院系机关、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春之歌”,努力和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在校学习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