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在2011年全区经济工作大会上的发言(2)

2011-03-18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发区发展的丰收之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孙常委的直接带领
读书人文档,范文文档第一品牌http://www.reader8.net/data/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工业平台的不断拓展,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吸引了大量项目、资金的聚集,促进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四、抓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有新起色

继续完善和新开工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86个(含中央、省、市投资项目),总投资98亿元。其中城市路网项目30个、房地产项目17个、城市景观项目20个、商务写字楼项目10个、市政设施项目16个。围绕“一湖、一桥、四园、十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田中湖景区建设全面推进。启动了泄洪道、防洪工程和挖湖工程,全面展开了拆迁征地工作,完成征地近亩,丈量房屋194栋,拆迁房屋101栋,完成三个安置小区地勘和放线。二是“十路”建设加速推进。玉湖路改造、洪山路、齐民路、万新路、清泉路等道路主体工程全面完成;中环路开发区段、建设东路延伸段成功启动、进展顺利;鹅湖路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三是未开工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萍实公园完善、玉湖广场公园、桃花岭健康公园已完成规划设计。迎宾大桥已完成项目招标。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推进,完善和提升了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拉动了社会投资和经济增长,促进了工城贸协调发展。

五、抓城市创建,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

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深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先后投入资金超亿元用于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全区城市主干道道路绿化达标率达100%,城区绿化面积达573.33公顷,绿地率达42.18%,绿化覆盖率达50%。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50亩,占下达任务的210%,荣获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一等奖和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在城市管理上,有效治理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城市牛皮癣、户外广告等城市“脏、乱、差”现象,促进了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

六、抓资本运作,财源建设得到新夯实

按照“机关运转靠财政、基础设施靠融资、产业发展靠招商引资”的思路,努力增收节支、积极融通资金、搞活资本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一是增收节支。通过加快发展强一块、调整体制活一块、强化征管补一块、优化支出省一块,去年完成了财政总收入9.02亿元。其中,区国税局组织税收2.15亿元,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地税分局组织税收3.37亿元,同比增长51.61%,增幅居全市首位;公共政务局完成非税收入6044.92万元,同比增长124.14%;管理处税收大幅增长,硖石管理处税收超五千万元,光丰、鹅湖、登岸管理处税收超四千万元,三田、横板、东壁管理处税收超三千万元。企业效益良好,安源钢铁、新安工业、安源管道等32家企业纳税超百万元,东润环保、兰亭实业、丰达陶瓷、丰发电子、宏基机械、九州压机等企业税收均实现增速晋级。二是争取上级资金。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000余万元,如争取防洪工程水利资金5000万元、争取高铁建设征地和拆迁集中安置资金3100万元,减轻了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三是千方百计融资。利用汇丰公司和汇源担保中心两个平台,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向银行融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6亿元,为重点企业担保融资1.15亿元。四是经营土地筹资。全年收储经营性用地1500亩,为土地收储融资1.3亿元。通过抓资本,强财源,资金得到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七、抓科技入园,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新增强

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引导科技创新。重点规划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和新型材料业、新生物医药业。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我区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安源万向、蓝翔重工、金盘电器等现代制造业企业30余家,三瑞科技、神硅科技、飞虎化工等新型材料企业50余家,希尔康泰、天顺医药、心正药业、青山堂医药等新生物医药企业10余家。上述三大产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30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75%。二是搭建科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以经贸大厦为平台引导科研院所入驻。投资1100万元将经贸大厦七至十二层规划建设成科技服务平台,吸引了北京理工、武汉理工、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中心等十余个科研单位入驻。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积极引导科企合作交流,先后引导园区企业与清华大学、日本东海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36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合作项目达80余项。三是开展科技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协助企业向上申报项目,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省级28项,庞泰实业、新安工业、慧成精密机电等15家企业分别获国家和省创新基金、科技进步奖、科技入园奖。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区财政去年安排606万元用于科技创新;争取上级资金5000万元用于企业传统产业升级;利用汇丰和汇源两个融资平台为企业进行担保融资,解决科企融资难问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人才、技术入园,有效地吸引一批科研人才入驻,目前我区引进各种人才近700人,其中院士1名,博士42名。去年我区获全省科技园区奖,有7人获全市优秀人才奖,4人通过了省“赣鄱英才555工程”,占全市50%。逐步成熟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区内企业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增强了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驱动和引领全区经济高速发展。

八、抓安全稳定,和谐社会建设有新面貌

安全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是抓好了安全生产。重点解决了危化品、医药、天然气等企业的生产安全、建设安装企业的施工安全和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等问题,实现重大交通安全和生产安全零事故。二是抓好了信访稳定。实行大接访和领导包案等一系列措施,全年信访量相比上年下降30%,受理省长、市长手机信箱215件,按期办结率100%。组织主任大接访接待群众来访23批87人次,在三田、田中现场接访20批300余人次,重点解决了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问题,最大限度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拆迁房屋680栋,安置村民780户,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实现了非正常进京赴省和群体性进京赴省两个零上访。尤其是地处开发建设主战场的横板、三田、上柳源等管理处,征地拆迁进展顺利,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抓好了社会秩序稳定。认真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问题,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打击“两抢一盗”等活动,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苗头及时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升公众安全感。区公安局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强,为全区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先进单位。在区公安、检察、信访、政法、行政执法、应急分队、法庭等部门努力下,全区社会环境的持续稳定,为项目快速发展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九、抓民生工程,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新发展

全面开展民生工程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安置、城镇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四个全覆盖,各项民生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就业创业不断加强。新办创业大学(大富汽车培训学校)1所,培训农民工余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6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00余人。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企业职工“五保合一”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结合国家新农保政策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待市政府审批后实施。三是医疗卫生不断推进。在15个村级卫生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标的基础上,新建成一家占地3800平方米的一级综合乡镇卫生院,提升了我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维权体制不断健全。全年受理劳动监察投诉举报57起,结案54起,帮助420余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20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去年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快速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在全省18个开发区的教育工作省级综合督导评估中获得第二名,高考实现了“两个翻番”,光丰小学被评为省级素质教育示范校;人大政协联络工作深入开展,争取了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开发建设事业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打造了13个新农村建设点,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十二个社区居委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全面改造提升,社区管理和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开展了创建全国残疾人爱心城市工作,民政优抚、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殡葬改革等工作均有序开展;完成了人口计生工作各项指标,出生率为12.43‰,人口自然增长率7.35‰,政策符合率86.21%,在全市年终目标考评中位居前列;土地报批工作卓有成效,土地利用规范有序,积极开展了全区闲置土地清理,核查清理出12宗土地共计1457亩;工商工作上水平,开设创业“绿色通道”,规范了区内市场;环保工作扎实推进,强化了水土保持建设,编制了全区水保方案;交通工作成效明显,在319国道费改税后,争取国家补助资金8000余万元;接待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档案工作再上台阶,被评为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宣传、信息工作成绩明显,信息中心获全市信息、电政工作先进单位;工会快速发展,组建基层工会40家,新增会员1997人。

十、抓自身建设,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战斗力实现新提高

一是全面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员先锋意识、模范意识,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去年7月,原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现任黑龙江省省长)亲临视察指导时充分肯定了我区的创先争优活动。二是以构建和谐平安开发区、促进全民创业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创业创新服务年”活动,荣获全市创业创新服务年绩效第一名。三是全力推进廉政建设,荣获全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称号。四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了全区干群的工作热情。成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两个指挥部和安全稳定、拆迁安置两个小组,实施领导挂点联系、部门定点帮扶项目(企业)制度,推动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立票子、面子、位子“三子”相联的考评机制,加强管理处体制改革,有力激活了全体开发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群众普遍反映,目前是开发区班子战斗力最强、干部作风最好、干劲最大的时期。

去年,全区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很多部门、单位的专项工作也获得省、市的表彰奖励,如经贸科技发改局获全省科技先进单位、安监先进单位、经济普查先进单位,民生工程局获全省医保先进单位,鹅湖桥社区获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监察(审计)局获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地税分局获全省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公安消防大队获全省消防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消防先进支队,区老年体协获全国老年人柔力球团体竞技第一名。还有很多工作都位居省市前列,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等一下,我们还要表彰全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此,谨让我代表管委会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开发区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收官孕育开局,结局昭示开端。2010年交出的圆满答卷,为“十二五”发展积蓄了底气、后劲。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我区经济社会指标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要求和其它国家级开发区相比,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虽然我区六大产业已基本形成,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虽然我区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提高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当前,国家级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进入了要素聚集、发展加速、水平提高的新阶段。因此,站在这个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勇前行,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腾飞。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