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认真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于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11月份起,**县在**镇开展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工作,**镇共有29个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人口3.03万,建制村正式党员845人。作为**县村级组织换届试点乡镇,2010年9月以来,**镇认真做好换届试点准备工作,进一步探索农村基层民主的途径和形式,拓宽党员群众的参与渠道,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规范操作,不断创新,顺利选出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新一届村级组织班子,基本实现了“五升一降”的目标要求。
一、本次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三个利益”影响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竞争更加趋激烈。一是村主要干部普遍享受了基本报酬。从2009年开始,按照省委的要求,行政村主要干部将按地方人均劳动力水平全面享受基本报酬,以往当干部贴工贴钱“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得到改变,此点对集体经济普遍较差的**县农村来说尤为明显,一方面党委政府的关怀激励保障措施较大地激发党员和村民竞选村干部的热情;另一方面少数人为了利益,势必打破以往格局,将导致选举竞争更趋激烈。二是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开发建设力度与村级换届的竞争烈度成正比。这些年来,我县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目前共有几十个在建项目,共几十亿资金投入在以“三港三城”为主战场的东部区块。利益将驱动部分行政村,尤其是东部区块建设涉及的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竞争更趋激烈。三是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近几年,我省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不断加大。从实践看,优秀村干部录用的公务员都成为了乡镇骨干力量,比如我县近三年来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的公务员都成为乡镇中层干部。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村级换届的竞争,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家族实力在村里较强的大学生把之作为一条进入“吃皇粮”队伍的“终南捷径”,毕业后回到村里想方设法竞选村干部。
2、“两个活动”影响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人目标的实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准人选好人是第一目标。但是,至少有“两个活动”严重影响了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宗族宗派活动。尽管与过去相比,现在农村中的宗族因素对村民的影响逐渐在减弱,但仍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时,我县全面推行“公推直选”的选举方式,势必党员人数多的一方当选,而那些思想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不一定能当选。有些两派对立严重的村可能会出现党员人数少的一方“罢选”,集体故意不参加会议,有的甚至把党员藏匿起来,导致会议因未达到规定人数而无法召开。此外,在两派势力均等的村党组织,即使选举会议能召开,但候选人得票都不能过半数,致使选举没有结果。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往往习惯于以派别选人,而非以其实际能力、威信。特别是上届选举中,村民委员会选举“组合竞选”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质是宗派宗族势力斗争的体现。这种竞选方式固然可以大幅度提高一轮选举成功率,但也存在使选举过程更加激烈、选后可能导致村内派性更加突出等问题。二是违法违纪活动。村级换届中竞选人利用宗族观念、宗派势力上门游说,不正当拉票、“协议竞选”、恶意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贿选手段越来越隐蔽;部分大款、老板为谋求政治地位,干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一些竞选人竞选前的采取一些非组织活动,如采取摆酒、请客、送小礼品(如油、米等)等形式搞一些非法拉票活动。部分选民权利意识错位,持票“待价而沽”,放弃了手中的权利,影响了选人目标的实现。这些违法违纪行为一直是我们打击的重点,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再加上村民生活在同一个村、又存在家族地缘亲戚关系,导致此类行为较难界定,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惩处。
3、“两个并存”影响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平稳顺利。如果说选准人选好人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第一目标,那么平稳顺利则是第一任务。从调研情况看,至少有“两个并存”现象直接影响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平稳顺利。一是村民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相对滞后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存。应当说,二十几年的村级直接选举的民主实践的洗礼,使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得到增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村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