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计划 > 其他工作计划 >

某区2010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方案(2)

2010-12-19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某区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方案为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预防控制,国家确定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出生人群实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证、接种卡以及家长回忆情况综合判断。首先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家长能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者视为接种,否则视为未接种。

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登记工作。

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在摸底登记表中明确注明,不予接种:①既往有乙肝病史;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如既往无血清学检测结果,可按自愿原则自费检测;如不愿检测,即视为全部阴性);③有接种乙肝疫苗禁忌证。

4、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做好乙肝疫苗、注射器等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建立完整的分发、供应记录,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使用,避免浪费。

5、接种实施:为保证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接种质量和较高的全程接种率,接种方式为定点接种,本次补种的目标人群大部分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设立符合规范的临时接种点,统一安排接种时间,由卫生部门选派经验丰富、具有预防接种人员资质的专业人员上门接种。其他儿童可在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法规规范规定,及时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理。

免疫接种时间统一确定为:2010年10月15~20日接种第1针次,2010年11月15~20日接种第2针次,2011年4月15~20日接种第3针次。

6、督导检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要成立督导组,采取巡回督导和定点督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督导,以确保工作质量。督导组在督导活动过程中,将督导结果及时反馈被督导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四)信息收集与管理:在免疫接种活动结束后,按规定时限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内容包括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发动、人员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估、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上级单位;并对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整理存档。

四、项目监督和评估

区疾控中心要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实施现场接种前,应对前期摸底登记情况进行审核,参考人口统计数及既往开展强化免疫儿童摸底数对摸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每轮免疫接种工作完成后,由区卫生、教育部门对接种情况进行评估。

接种工作完成后,及时将项目工作总结报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