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少年活动中心疏散通道215c212c212c216c4、具体人员安排:⑴.各班由班主任在教室具体负责指挥;⑵.前栋教学楼各楼层负责领导:5楼边梯由石剑光校长指挥,中间楼梯由伍先湘书记指挥;4楼边梯由杨能飞校长指挥,中间楼梯由肖瑞华主任指挥;3楼边梯由黄宏根主任指挥,中间楼梯由雷靖方书记指挥;2楼边梯由刘益华主任指挥,中间楼梯由石毓烨主席指挥;1楼由陈义军主任指挥⑶.后栋教学楼各楼层负责领导:4楼边梯由陈循理校长指挥,中间楼梯由阳良忠主席指挥;3楼边梯由周静老师指挥,中间楼梯由陈凯老师指挥;2楼边梯由伍嫔婷老师指挥,中间楼梯由屈宋来书记指挥;1楼由黄文主任指挥。⑷.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由曾泽意主任指挥。⑸.前栋教学楼前门由陈更祥老师指挥。⑹.两栋教学楼中间电动门前由李香民老师指挥。⑺.集中场地由姚尧主任和杨子老师指挥。④、疏散的集中地点的选择:为了确保成功疏散出来的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新的伤害事件的发生,所以集中场地的选择应以坚实、平坦的开阔地场所为主,如操场或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⑤、其他要求: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5、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八、自救互救演练:1、内容:(1)止血 (2)固定 (3)搬运 (4)心肺复苏2、由校医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0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急救车未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九、其它事项:1、进入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活动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2、在紧急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3、本预案从3月起正式施行。新邵八中年三月二十日附件一:新邵八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为应对学校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迅速扑灭初起火灾和安全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扑救与安全疏散工作有序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始终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障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防消结合,以防为主。各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加强消防工作的督查,及时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火灾的发生。(三)统一领导,协同作战。在学校火灾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序、迅速及时地开展火灾扑救、人员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李维勇 屈宋来 副指挥:伍先湘 周移星 石剑光 陈循理 阳良忠 杨能飞下设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相关职能部门。三、报警、接警及通讯联络的程序和措施 ⒈师生员工发现火险、火灾应立即向学校相关领导和保卫处值班室报告,并提供着火地点、火势大小和有无被困人员等情况,必要时直接向119火警中心报警。 ⒉保卫处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往起火地点,同时向总指挥报告,到场后及时向总指挥反馈火场信息。临时组织在场人员进行必要的扑救和救援工作。 ⒊按照总指挥的指令,通讯联络组组长接通知后立即通知本组成员,并安排分头通知起火部位单位负责人、各行动组成员及供水供电部门负责人等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如果已向119火警中心报警,应及时安排人员在大门及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辆。同时携带对讲机等通讯工具赶到现场,保持现场总指挥与各行动组及公安消防队之间的通讯联络。必要时启用校内广播,告知火灾信息。 ⒋总指挥到达现场后,汇总火场各方面的情况,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指挥各行动组进行灭火、疏散和救援等工作,组织在场人员参与协助灭火、救援和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⒈疏散引导组成员接到火灾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根据起火部位建筑结构、被困人员所在位置以及疏散通道等情况,提出营救方案,按照总指挥的指令,迅速展开疏散救援工作。 ⒉疏散引导组人员进入火场后,应优先疏散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根据火场内部情况,迅速引导被困人员按照相对安全、路程短、用时少的疏散路线撤出。 ⒊如果疏散通道被火势封住,可采取必要的破拆措施,或利用梯子、绳索等将被困人员救出。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应及时组织被困人员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部位,等待公安消防部门救援。⒋被困人员安全疏散后,若火场中存有重要资料或贵重财物等,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组织人员尽快将其撤出,撤出后的物资应放置在不影响扑救工作的安全地带,并安排人员看护,防止发生意外。 ⒌疏散引导组人员进入火场前,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保证自身安全。 五、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⒈灭火组成员赶到起火地点后,应立刻了解着火物质和有无易燃易爆、化工化学物品等情况,同时调集附近所有消防器材,按照总指挥的指令,迅速进入火场实施扑救。 ⒉灭火组进入火场后,若发现仍有人被火势围困,应按照“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先解救被困人员,并为疏散人员让开通道,以免影响疏散时间,造成人员伤亡。 ⒊若为电器设备火灾,或着火部位在实验室、机房等电器设备较多的地方,一定要先切断火场的电源,再进行扑救,尤其不能用水直接灭火,以防发生人员触电。 ⒋着火物质若为油类,可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或用石棉瓦、沙土、湿棉被等覆盖,不要直接用水喷洒油面,防止火势流动蔓延。若为可燃气体火灾,应先关闭可燃气体阀门,切断气源。若着火物质为橡胶、塑料等化工制品,进入火场人员应携带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员中毒。 ⒌如果火场附近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在确认其尚未着火或无爆炸危险时,灭火组应调集充足的人员和消防器材,迅速建立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向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点蔓延,同时组织力量转移易燃易爆物品。 ⒍如果发现或赶到火灾现场时,火灾已发展为全面燃烧,这时应开启附近所有室内外消防箱,迅速向火场铺设消防水带,起动消防供水系统,控制火势发展,待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助进行灭火工作。 六、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⒈防护救护组接到通知后,立即集合医护人员,并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救护车等,迅速赶往火灾现场。 ⒉及时对火场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危重伤员要尽快安排车辆送往附近医院,或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⒊根据火场情况,紧急调用学校车辆以备急用。⒋安排人员维护火场外围秩序,疏通道路,保证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七、善后处理工作 火灾扑灭后,保卫处负责保护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查明火灾原因,划清责任,整理有关材料,写出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学校或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向全校通报火灾事故及处理情况,针对火灾事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协同学校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附件二:新邵八中地震应急疏散预案一、演练目的为了使学生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二、紧急疏散原则: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三、演练安排:1、内 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自救互救演练2、对象:全校师生四、演练准备: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五、演练要求:(一)紧急避震: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床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6、在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8、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间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9、统一着穿校服。(二)紧急疏散: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钟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2、撤离顺序:先楼下,后楼上。3、撤离要求: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三)、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预先设定。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如操场或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1、每层楼的师生从就近楼梯下楼,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到操场或学校指定地方集合。2、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下楼的学生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六、其它事项: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袁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