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定环位、圈数等。以9高炉8月1日j46344243.52392362332布料分析,它的6个布料角度为46°44°43.5°39°36°33°。其中46°→44°→43.5°这几个边缘角位差较小<2°,43.5°→39°→36°→33°角位差变大至3°以上,有利于形成边缘平台,中心漏斗。一般,布料模型的建立,大都以高炉开炉时料面测得的实际布料数据为准,然后对设备提供的参数加以修正,最终找出适合高炉日常操作的经验数据,指导高炉生产。而我们4座高炉开炉时,因各种原因,均没有做过料面测试。因此,虽然也成功进行了多环布料、大料批实践,但在细节、精确控制布料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探索。4、关于“高风温”风温是最经济、最廉价的能源。高风温在我们4座高炉上均得到了成功使用。3、4高炉日常风温均在1150~1170℃左右,6、7高炉相对低一点,基本在1150℃左右。目前,影响风温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一是送风设备不能长时间承受高风温,时不时出现直吹管烧坏现象。二是,5、6高炉风温显示检测装置有时会出现“失真”现象,特别是高炉倒流休风后,由于灰尘挡住了红外线探头,致使不能正确显示风温。每次清理均相当费事,也影响了入炉风温的进一步提高。5、关于“提高煤比”3、4高炉喷煤投产后,设计喷煤量9~11t/h,煤粉粒度要求-200目的大于85%以上。经过短时间努力,高炉喷煤能力很快达到了设计要求。但喷煤系统制粉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高炉进一步大喷煤的需要。通过技术攻关,采用降低煤粉细度,将-200目的比例逐渐改为大于75%以上,最低时大于70%以上,成功解决了制粉能力不足的矛盾,将设备能力发挥到极限。现高炉最大小时喷煤量可达12~13t。5、6高炉喷煤也达到了设备的极限水平。6、关于“提高顶压”3、4高炉投产时间较早,其设计理念、装备水平等与6、7高炉均有差距,其顶压目前在125kpa。5、6高炉顶压日常保持在165kpa,与600m3级高炉顶压160kpa差不多。7、关于“低硅冶炼”目前,3、4高炉炉温要求在0.40~0.60%,5、6高炉要求在0.30~0.50%。以8月份实际月平均炉温为例,3高炉为0.488%,4高炉为0.515%,5高炉为0.517%,6高炉为0.528%。与平均含硅量0.37%相比,有差距。能取得较低硅的成功经验为一是狠抓原燃料管理,要求成分稳定,提高强度、改善粒级等,二是注重高炉内部管理。这些做法应该说与我们差不多。但其控制低硅冶炼的独特之处,在于高炉热制度控制手段的多样性。他们的具体措施为:热制度以控制铁水显热为依据,日常调剂以控制铁中含硅量为手段,保证铁水物理温度≥1480℃等。从我们二次考察时观测到的他们7炉次铁水看,物理热均超过了1480℃。关于铁水物理热,目前已被大多数高炉采用。即改变了以前单纯依靠铁水化学热[si]含量为依据的判断炉温标志,增加铁水物理热判断炉温。物理热相对化学热,判断炉温更直接,更能较快判断炉温凉热趋势。同时,为低硅冶炼提供了可靠保证。比如,铁水硅含量在0.20%时,如物理热大于1480℃,则认为正常。宝钢高炉铁水硅含量长期控制在0.20%左右,其物理热则要求>1480℃,>1450℃则为警戒温度,要求采取措施提炉温。又据《炼铁》介绍,安钢高炉现在全部实现了主要以铁水物理热作为调剂、判断炉温的手段,化学热硅含量为参考,其硅含量在0.30%左右。反之,如果硅含量在0.50%,如其物理热低于1480℃,则意味着炉缸温度不高,炉温可能向凉。此时,单从硅含量判断,有可能误判炉温趋势,造成炉凉。我们6座高炉由于缺乏铁水物理热判断手段,限制了硅含量进一步降低。为了防止炉凉,高炉硬性规定:硅含量低于0.30%时,必须采取措施提炉温。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铁水硅含量及焦比,建议适当时高炉增加物理热检测手段。8、二炼铁高炉实际生产指标⑴以7月1~31日为例,二者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如下:7月份安钢高炉与高炉主要指标数值 表2单位高炉号炉容利用系数t/m3.d入炉干焦比kg/t燃料比kg/t矿耗t/t休风率%二炼铁高炉7700m33.40410.69568.631.7820.0483.40408.51565.991.7420.4393.42407.21563.811.7400.91103.51399.82558.431.7470.1011850m33.29401.48559.621.7510.13123.34408.48564.641.7710.00133.26387.63562.661.7400.34143.38405.98550.911.7801.24安钢高炉3450m33.362392.212561.351.7302.25943.568392.38559.851.6900.8135580m33.943392.225519.311.6511.11963.477393.129534.611.6582.9487月份二炼铁高炉与安钢高炉主要指标月平均值比较 表3项 目安钢高炉高炉差 别以安钢7月份22万吨产量粗略计算入炉品位 %约58.0053.88+4.12-利用系数 t/m3.d3.6033.37+0.236多产铁0.236 t/m3·天入炉干焦比 kg/t392.50404.65-12.15节约干焦2673吨燃料比 kg/t543.78561.58-17.80节约燃料3916吨矿耗 t/t1.6781.757-0.079节约矿石17380吨休风率 %1.7820.40+1.382-从表2、3可以看出,安钢高炉原料质量高于高炉,虽然全月休风率高出1.382%,但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好于高炉。⑵二炼铁高炉不同时期生产指标比较 3月14日 7高炉(700m3)铁水、炉渣情况 表4铁次铁 水物理温度℃炉 渣r2燃料比/kg/t[si]/%[s] /%al2o3/%mgo/%14640.64-1502-11.451.134:00′557 14650.42-1489---8:00′556 14660.51-148919.4512.641.18--14670.44-1481----- 3月14日 7高炉连续3次变料情况 表5干焦比焦丁比入炉干焦比烧结矿球团矿低r2烧结矿块矿蛇纹石料线焦炭负荷计算碱度入炉品位405kg/t8kg/t413kg/t12.6t2.52t5.88t-50kg1.0m4.271.1754.42397kg/t8kg/t405kg/t12.6t2.52t5.88t-50kg1.0m4.391.1754.42394kg/t8kg/t402kg/t12.6t2.52t5.88t-100kg1.0m4.351.1754.42注:装料制度:jj↓kk↓,矿石批重:21t,布料方式:k40337.53353323 ,j43241238.523623322728月1日 9高炉(850m3)铁水、炉渣情况 表6铁次铁 水物理温度℃炉 渣r2燃料比kg/t[si]/%[s] /%al2o3/%mgo/%25230.360.026149813.489.471.134:00′58225240.580.0211500---8:00′58925250.220.0241518---25260.190.033148514.7211.871.098月1日 9高炉连续4次变料情况 表7干焦比焦丁比入炉干焦比烧结矿球团矿低r2烧结矿块矿白云石料线焦炭负荷计算碱度入炉品位400kg/t33 kg/t433 kg/t14.96t1.32 t2.86 t2.86 t120kg1.3m4.031.1153.92400 kg/t33 kg/t433 kg/t14.52t1.32 t3.3 t2.86 t120 kg1.3m4.031.0953.99404 kg/t33 kg/t437 kg/t14.75 t1.32 t3.08 t2.86 t120 kg1.3m3.981.1053.45404 kg/t33 kg/t437 kg/t14.74 t1.32 t2.64 t3.3 t120 kg1.3m3.981.1054.02注:装料制度:jj↓kk↓,矿石批重:22t,布料方式: k43341339336.53 ,j46344243.52392362332①铁水硅含量从平均0.5025%(7炉)下降到平均0.3375%(9炉),其低硅冶炼确实成绩较大。9高炉硅波动范围在0.19~0.58%,由于其物理热均>1480℃,在硅低至0.19%时,也反映了炉缸温度充沛、活跃。②9高炉平均入炉品位53.845%,较7炉54.42%下降0.575%。我们看到,虽然9炉铁水硅含量降低了0.1650%,但由于原燃料质量进一步下降,致使其入炉干焦比较7炉反而增加了平均约28kg/t,燃料比增加了约28kg/t(未考虑焦炭质量变化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2次考察期间,2座高炉均炉况顺行,无设备故障和休、减风情况出现。③充分说明:在高炉设备、操作技术相对稳定时,影响技术经济指标值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原燃料质量。9、小结⑴高炉的多环布料技术、高风温使用、低硅冶炼等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高炉休风率方面,我们差距比较明显,更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努力降低休风率。⑵关于高炉原燃料方面,我们建议如下:①应尽可能树立以精料为基础的高炉炼铁精料方针。②公司在采购低品位、低价格的原料时,应考虑其合理的经济品位值,努力使高炉稳定生产,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潜能,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处-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