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71.6%;城市建设违法用地2宗,面积11.8亩,面积数占总违法面积7.2%;国家重点建设违法用地6宗,面积34.6亩,面积数占总违法面积的21.2%。对以上违法用地,我局已在整改和立案查处。(五)、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管长效机制。
为有效防止土地违法现象的发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把违法用地控制列入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另一方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积极构建预防土地违法综合防控体系。我市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通知》(江政办发〔〕63号),进一步明确乡镇为土地管理第一责任主体,加强对种植、养殖业和竹木加工产业用地的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国土资源局牵头联合监察局、规建局、供电局、工商局、市人民银行共同出台《关于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制止建设项目违法用地的实施意见》(江土资〔〕58号),各部门依据本部门的职责,共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根据共管机制的规定,我局对巡查中发现及乡镇政府上报的违法用地除及时组织制止外,还致函各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共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促进规范用地,从实践效果看,成效明显。
二、信访工作情况
作为土地信访工作,如何共同抓好信访调处,稳定群众情绪,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以前,我局的土地信访工作主要是以局监察、信访室调处、化解、报结为主的“单打一”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了信访工作人员压力大,被动做信访工作的局面。针对该状况,我局组织人员到省玉环市取经,参照玉环模式结合本局实际,制订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江土资[]56号),明确了办理信访的程序及奖惩措施等。以来,我局的信访工作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包案,责任科室经办包调处、化解的信访工作模式,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做信访的“大信访”格局,并加大了信访责任制的落实。同时,针对各时期信访的特点,着力做好信访各项工作,主要做好二项工作:一是做好面上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建立了《做好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工作制度》(江土资〔〕20号)、《深化落实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国土资源信访维稳工作水平与实效》(江土资〔〕5号)、《信访积分排名情况通报制度》(江土资〔〕35号)等一系列制度。今年来,我局共收到各类信访件246件,其中来信196件,去省75件,衢州17件,其中重复信62件,自收信42件;来访50件,单个访43人次,集体访7批61人次,无进京上访,信访报结率为100%。从今年信访量可以看出,当前,我市涉土信访量居高不下,集体信访,越级信访,重复信访还时有发生,信访形势比较严峻,我市在省厅信访排名中还处于30多位,尽管我市信访总量不容乐观,但我局坚持不解地长抓该项工作,有信心有能力做好信访化解和稳定工作。二是重点信访制度的建立和制订工作措施。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国土资源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的通知》(浙土资办〔〕58号)要求,我局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印发了《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实施方案》(江土资〔〕61号),今年以来,共排查出14件重点矛盾纠纷积案问题,针对该问题,我局逐一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一件信访件、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实行领导包案,抽调业务骨干进行认真调处,做到信访事实查清,调处信访耐心,法规政策讲明,以人为本动情,解决问题合理,群众情绪稳定,力争化解矛盾。全年我局排查出的14件重点矛盾纠纷已得到化解。
三、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乡镇国土员分散管理的模式对土地执法监察形成极大的弊端,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落实还不够到位,对土地违法发现不及时,制止形不成合力,增加了土地违法查处的难度。
2、行政执法还不够规范,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加强,理论业务水平能力总体还不够高,初信初访的调处、化解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有效的做好息信息访工作,从而引起重复信访量的增加。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1、抓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规定的宣传力度,实施“五、五”普法。利用6月份土地宣传月之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教育,开展市及局领导讲话、电视广播推广、今日江山开展知识竞赛、开展图片巡回宣传、百场电影下乡进村等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2、抓部门、乡镇、村三级联合执法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71号和我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江土资[]58号文有关规定,与监察、规划、建设、电力、银行、工商等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执法合力,共同遏制违法用地行为。完善执法管理体制,委托乡镇执法,实行利益倾斜和问责制度,加强和全面落实巡查工作责任制,加大重点区域和节假日巡查力度,按巡查责任制指导和督查乡镇、村开展常态巡查工作。充分发挥和落实村级协管员的基础作用。力争土地违法发现率达100%、制止率90%、拆除率85%。
3、抓违法用地排查整治工作。对乡镇上报、信访举报、巡查发现的各种违法用地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拟订具体整治方案和措施,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限期整改到位,不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予以立案查处。力争当年新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立案率达100%,查处率达95%以上。
4、抓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大力度调处涉土信访,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初信初访调解,努力减少重信重访。信访总量力争比上年下降5%,国土资源“三访”量比上年下降5%以上;信访按时办结效率达95%以上,其中部、省、市领导批办信访件报结率达到100%;信访复查复核量在全年信访量的4%以内,复查复核撤销率在8%以内。
5、抓创建土地执法模范村普及工作。今年,我局分别在我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和凤林镇凤里村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村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效果良好,强化了村级国土资源管理责任意识,保护耕地意识。明年,我们将通过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普及土地执法模范村工作,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环境,构建土地执法机制,促进乡镇、村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管理职能的全面履行。
6、加强国土资源监察中队建设切实履行执法监察职能。目前,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此举将切实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促进国土资源部门依法组织、有效开展巡查工作,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职责。《规范》规定了国土资源管理所是巡查工作的实施主体,负直接责任,巡查应及时发现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等六类违法行为。巡查内容及时录入巡查信息系统。巡查按照巡查准备、实地巡查、发现违法、现场处置、巡查信息记录的程序进行。《规范》要求,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将巡查工作所需经费及巡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保障巡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根据巡查工作需要配备专用的装备器材。《规范》还规定了巡查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因未按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巡查工作计划等规定进行巡查;应当发现而未发现违法行为;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报告不及时;填写巡查台账或录入信息弄虚作假,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追责。根据《规范》中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认为,如果不加强国土资源监察中队建设,切实履行执法监察职能,将必然完不成《规范》中的工作要求,将必然受到追责。因此,加强国土资源监察中队建设势在必行。为有效地开展该项工作,我们结合贺村国土所(中队)管辖区域广、竹木产业、养殖业违法用地较为集中的特点,拟在贺村监察中队开展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各国土资源监察中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