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在全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暨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会上的发言(1)

2010-10-10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在全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暨“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经镇党委研究,镇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召开全镇城乡统筹基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在全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暨“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镇党委研究,镇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召开全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暨“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镇基层党建在“结对共建”、“挂钩帮扶”和“以城带乡”等方面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依托我镇提出的“提升科学发展新水平,打造三大板块新亮点,构建城乡一体新优势”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理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促进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融合、干部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党建资源的充分共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刚才,同志对“小区域、大党建”工作模式作了一个初步说明,三个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总结了以往工作中在统筹城乡党建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的成功实践夯实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工作基础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标,探索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模式,全镇划定了22个区域党建组团,初步形成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建资源融合共享,党员活动联合联办的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
1.形成了城乡整合联动的组织设置体系。针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我们逐步打破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建立党组织的模式,逐步推进以功能区、产业链、行业协会为依托建立党组织,整合区域或行业党建资源,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一是围绕我镇工业集中区区域内同类企业较多的实际,根据企业相邻、产业相近和产品相似等方面的特点,把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成立了&&镇工业集中区党总支。二是依托协会,统筹行业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先后在老年专科医院、&&小学等新社会组织中建立了党支部,不断加强行业社团党组织建设。在我镇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分会建立了党支部,统筹区域内个体工商户的党建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逐步在农村形成了以党总支(党委)为主体、专业党支部为骨干、分类党小组为基础的村级党组织架构。在村建立了春禾农业服务合作社特色产业党支部。四是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及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党组织为依托、全体党员为主体的社区党建区域化工作网络。社区、社区通过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有效整合了区域内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创建了“1+”模式。以、、、等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带动周边社区和两新组织,建立以骨干企业党组织为龙头的大党建模式。
2.形成了城乡结对共建的互帮互助体系。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搞”工作思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建立城乡互助共建的党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市镇单位、企业与村结对”、“市镇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实现了城乡之间,市镇单位、社区和农村之间的互动共建。一是建立领导干部“五个一”蹲点联系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挂钩26个单位,蹲点了26个企业,挂钩帮扶26个产调大户,帮扶26个贫困户,联系26个党建责任区。二是扎实开展经济薄弱村帮扶整顿工作,镇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开展挂钩帮扶。三是深入开展市镇单位党组织和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去年十月,我镇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结对手拉手,党建互动促发展”活动的通知》要求,市国税二分局、市地税二分局、&&高级中学等20家市镇单位分别与20家非公企业、20个村、社区党组织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结对共建”活动。
3.形成了城乡交流互动的干部人才体系。不断充实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为加强社区党建,我们选派了20多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我们从镇机关选派了多名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此外,我们还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已有5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才踊跃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第一批参考人员中,共有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人,合格总人数居全市名列前茅。
4.形成了城乡一体覆盖的党员服务体系。一是按照阵地资源共享和党群优势互补的原则,我们整合了党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和团组织的党员服务中心、教育活动中心、文化娱乐等场所和设施,实行一室多用、共建共享,实现了党群工作的一体化。全镇建立了76个党员服务中心(站),并以此为依托组建了350多名党员参加的党员志愿者队伍,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平台。二是依托政府专网建成了联接镇、村二级的党建信息平台,录入了全镇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