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县创新开展“三融入三提升”党建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2)

2010-09-30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县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共富的富民模式。认真推行县乡两级党组织书记联系帮扶制度,落实了11名县委常委、97名县直部门负责人、101名乡镇党委委员帮扶村级党组织,以“支部结对、党员互动、活动互联、优势互补”的方式,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125个,落实发展项目682个,解决实际问题550多件,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并进的发展格局。组建能人牵头型、产业合作型、专业协会型、部门领办型、企业带动型、政策扶持型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206个,参与党员2319人,群众10435户,实现经济效益多万元,培养了以东甘沟旅游开发、马房湾土鸡养殖、清水村生态养猪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在汇生源生态农业公司和盘龙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相继注册了“老作坊”、“秦舍”、“泽龙”等绿色农产品商标,建成绿色农产品基地29万亩,实行订单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村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
4、建立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创新实践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深化活动内涵。营盘镇开设了“富民课堂”,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政策、实用技术、法律法规,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蔡玉窑镇推行“民情日记”,实施“素质工程”,提升了广大党员的整体工作水平;营盘镇提出“一议一代三公开”工作模式,石瓮镇实行村级财务“五笔会签”制度,加强了村级管理,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乾佑镇创新“一册两聚四会”制度,通过“一册”全程记实、“两聚”纳谏酝酿、“四会”民主决策,把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自治有机融合起来,巩固了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提高了村级民主决策水平,强化了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几点体会
1、融入其中、有效提升是“三融入三提升”活动的内在要求。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党的建设只有融入发展这个中心才会充满生机,发展也只有依靠党的坚强领导,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能树立党组织的威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社会事业、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等“和谐要素”之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才能推进民主和谐、平安和谐、文化和谐,全面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加快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
2、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是“三融入三提升”活动的根本方法。“三融入三提升”活动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内涵丰富。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运用中省市系列党建活动成果,不拘泥一种形式,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始终遵循“探索—总结—完善”的总体思路,在活动载体、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在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
3、城乡联动、齐抓共建是“三融入三提升”活动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资源,采取“城乡联动、部门联帮、支部联建、党员联带”并进模式,创新农村、社区、企业、机关等各个领域创业富民、发展惠民、服务便民的方式方法,是实现富民增收的关键。通过活动的开展,各种党建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群众、心系群众,替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三融入三提升”活动才能根植于深厚的群众沃土,结出丰硕果实。
4、富民和谐、推动发展是“三融入三提升”活动的最终目的。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农民收入的高低,社会和谐的程度,是检验我们各级党组织引领科学发展能力、执政为民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的重要标准。“三融入三提升”活动必须紧扣发展、富民、和谐三大主题,理清思路、作好决策,保障经济发展;拓宽路子、搭建平台,引领农民增收;关注民生、扩大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建工作才会富有成效,我们党才能永立时代前沿,永葆先进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