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net/data/
绩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内容,解决好评价什么的问题,才能使评价有的放矢,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同时,领导干部也明确了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受评内容,从而有了努力方向,群众也才能以此来观察、鉴别、监督领导干部。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在合理设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数字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的前提下,按照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次,要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主体。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合理确定群众参与的范围。这里所说的群众,是包括各级相关的领导在内的、各个层面参加的群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种社会评价主体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绩评价只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的弊端,较好地解决干部政绩考准评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社会影响和群众公论,促进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三要制定更加科学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制度和办法。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有关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否则,考评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考评体系也毫无意义。把考评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去留紧密联系起来,褒有章,贬有据,让干部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同时,这种能上能下、奖罚严明的评价结果使用办法的执行,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