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开展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继续开展各项农业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瘦肉精”、“两高”农药、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等农业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是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快国家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提高植物病虫害疫情的普查、监测和防控能力。继续坚持动物免疫制度和准调证制度,依法对入境、出境动物进行检疫;强化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建立生产管理和档案记录制度,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加强源头监管。全面开展各项综合防控工作,加大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松材线虫病、柑橘小食蝇、猪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切实加强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及时处置的能力。
(五)关于加大帮扶力度,开辟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的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通过领导结对、单位结对、干部结对的方式,帮扶到户、责任到人。建立扶贫志愿者制度,发展扶贫志愿服务组织,动员工商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到为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服务行列。
县财政部门进一步提高对低收入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行扶贫小额信贷制度,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县劳动保障部门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完善低收入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县民政、教育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实施低收入农户家庭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等政策。县农办、农经等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低收入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制定落实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具体措施。
二是拓宽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渠道。鼓励工商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凡招收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工商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等形式帮扶、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低收入农户有稳定的增收渠道。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来料加工业,发展农村家庭工业。开展建立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支持低收入农户创业发展。
三、建章立制,巩固扩大整改成果
对此次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所提出的审议意见,县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调研,深入分析问题,制订具体措施,积极加以整改,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了巩固和扩大农业法执法检查整改成果,不断规范农业执法行为,县政府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进一步抓好落实: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二是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农业法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农业法执法透明度;四是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