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工作报告 >

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工作报告(1)

2010-08-03 
各位委员: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越来越高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我市气象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气象工作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市气象局按市属局设置,并设立××市气象台制作和发布××地区天气预报。××市气象局是我市气象工作的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气象工作的政府职能,辖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6个区县气象局,主要负责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各类气象预报产品制作和提供气象服务,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的气象事务管理工作。

  基本气象业务包括气象探测、通信网络和天气预报三部分。主要预报产品有××市城区和各区县的短期气候预测,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粮食产量预报等内容。气象服务主要是向政府提供决策气象预报,向社会发布各类天气预报,为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社会气象事务的管理主要有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升放气球安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等事项。

  我市气象事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和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大气环境评价等工作。

  ××气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自1996年以来,××市气象局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汛服务先进单位”;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在市级“开门评议机关”活动中被评为群众满意率高的单位。

  二、近几年××气象工作的进展

  气象工作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和落实我市“四化”理念的要求,以强化服务职能、健全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云侠、副市长朱智生等领导多次视察气象工作,市政府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气象工作。近五年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资,进行骨干工程建设和气象台站的综合改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装备,组织气象科技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和气象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气象探测网络初具规模,气象信息传输系统逐步完善

  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以城镇为重点、探测项目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大气探测系统。全市现有国家基准站1个,一般气候站7个,高空观测站1个。其中有2个站点气象资料参加国际交换。依托国家气象监测系统,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沙尘暴监测站、酸雨监测站和闪电定位监测点,还在秦岭北坡建成了48个加密雨量站点。目前正在建设××l波段探空雷达和××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站点,建成后将为全方位、立体化的××气象探测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施“××市气象局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升级”项目,省——市——区县宽带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主骨干网千兆、桌面百兆接入,可以快捷有效地传递各类气象信息。目前我市已建成了上连国家气象中心、省气象台,下连各区县气象局的网络传输系统,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提供了通讯保障。

  (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

  从1月1日起,市气象台承担××地区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通过建立完善技术体制和激励机制,规范化管理,加强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等措施,中、短期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的能力逐步提高。如6月9日全市大暴雨、盛夏渭河流域持续暴雨和7月15日市区短时强暴雨均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有效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预报服务的需求,我市各级气象部门逐步开展了预报时次更密、预报内容更细致的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报时效在24小时内细化为四段,即每6小时一次预报;48小时内每12小时一次预报。不断拓宽预报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逐步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和城市生活环境指数预报。

  (三)围绕×ד建强创佳”,积极开展气象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防汛气象服务、重要节日气象服务、旅游“黄金周”气象服务、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和为农服务等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各种服务成效明显。随着气(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gwy101.com)象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常规天气预报和城市生活指数预报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互联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12121”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社会传播;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及时传递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气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立了××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全市已建立11个作业点,有火箭发射架9枚(固定架6枚,移动架3枚)。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全部持证上岗,是一支拥有先进设备、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的人影作业队伍。以来,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我市共组织全市性人工增雨作业20余次,累计增加降水约4亿吨,据估算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人工增雨雪在缓解旱情、增加土壤墒情、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促进“大绿”工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五)气象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施行,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气象法》的授权获得执法主体资格,承担气象工作的政府管理职能。市、区县政府支持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管理气象工作职责,将市气象局列入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序列,气象依法行政纳入政府的监督考核范围。五年来,市、区县两级气象主管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和《陕西省气象条例》管理社会气象事务。气象依法行政稳步推进,气象立法加紧进行,《××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完成起草工作,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处于调研阶段,上述两部政府规章有望在年底前颁布实施。

  ××气象事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进依法管理,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我市气象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气象综合观测能力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探测环境亟待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大尺度探测网获得的气象资料很难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做出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市城区只有一个地面探测站点,不能代表××城市的气候状况,致使城市规划、防灾减灾和城市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研究缺乏科学依据。位于秦岭北麓的人工加密雨量点自动化程度低,时效差,很难满足防汛减灾工作的需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也日显突出,目前我市现有的探测站中,有的探测环境有的已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是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在防灾减灾决策和大型社会活动中对气象预报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对于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空气质量、酷暑高温、暴雨积水等事件越来越关注。气象预报要作到定时、定点、定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城市气象服务成为重点后,现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亟待改进。

  三是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履行好管理社会气象事务职能,对于各级气象部门来讲是个新课题。一方面需要提高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进一步做好气象工作的设想

  ××气象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作用,对城市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完善××气象综合探测网络与信息传输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能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