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发言稿 >

市社科联工作会议讲话稿(2)

2010-07-31 
今年是我市加快推进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认真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第二,抓好社科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是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责。社科联要引导社科学术团体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经常性的社科宣传和普及活动,积极推动科学理论和社科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素养。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生动的素材阐述理论观点,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增强理论宣传和社科普及的说服力、感召力,使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理论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使科学理论和社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干部群众推进“两个转型”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等宣传阵地,进行理论宣传和社科知识普及,积极营造科学、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还要通过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传播下去,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反馈上来,加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职能作用。市社科联作为市委领导下的市级人民团体,肩负着组织协调全市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协会的重要职能,是联系全市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市社科联要进一步履行好“组织、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一是要加强社科界同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把党委、政府的要求传达给广大社科工作者,同时及时反映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建议要求;二是要加强对社科类研究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做到守土有责,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的场所与阵地;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活跃、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把社科联打造成促进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办成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温馨之家”和出精品成果、出优秀人才的阵地。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立科学的识才、用才、留才、招才机制,抓紧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库,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强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一批政治素质好、研究能力强的理论骨干,一批适应时代要求、适应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重视发挥老专家、老学者重要作用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中青年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三、强化党的领导,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一是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科工作及社科学术组织的领导,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党领导意识形态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社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和学术活动的管理,坚持党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项基本政策,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环境。注意区分和把握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鼓励探索,激励创新,推动创造。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抓好指导协调,大力支持社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关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要把社会科学的成果运用于决策之中,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措施办法,使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四是要把社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促进社科人才健康成长。

  最后,希望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清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市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多做贡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