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困难党员帮扶工作会议讲话稿(2)

2010-07-26 
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关怀、帮扶困难党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市从2005年12月启动了“关爱党员资金
 (一)建立帮扶困难党员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要进行专题研究,会同民政等有关部门,建立帮扶困难党员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一是摸清情况。关心爱护困难党员,首先要弄清楚困难党员的标准是什么,本地区到底有多少,分布在哪里,困难原因是什么。各县(市)区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的困难党员标准,困难党员标准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本地区人均年收入水平为准。各级党组织要及时深入基层进行一次普遍的调查摸底,切实掌握基本情况。二是建立台帐。每一个基层党组织要对隶属于本支部(总支)的每一名困难党员建立台帐,详细记录困难党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收入及支出情况、困难原因、帮扶措施等,确定专人负责进行动态联系,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定期上报。各级党组织要定期报告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各单位《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必须每三个月报告一次,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4日前及时上报市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同时,各单位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工作有关情况也要做到及时书面上报,以此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生活困难党员发现一例报告一例,报告一例解决一例。各有关部门也要及时对系统内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加强对困难群体中党员情况的统计。

  (二)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等关怀、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制度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并使之制度化。一是结成多层次的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对不同级别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的党员数量以及应承担的义务作出详细规定,要求他们定期与党员联系,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先富起来党员要与困难党员之间结对帮扶,向困难党员提供致富门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带动他们更快脱贫致富。二是组织部门要带头示范。把做好关怀、帮扶困难党员工作,作为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每名组工干部都要联系一名困难党员,带头做好有关工作。三是探索基层党组织之间互帮互助机制。以基层党的建设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为导向,促进各县(市)区之间、昆明市与德宏、迪庆等边疆州市党组织之间在基层党建工作、干部人才培养、区域互动共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各单位业已建立的挂钩扶贫联系点工作要不断加以拓展,可以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结对帮扶单位的党员之间相应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推动全市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三)切实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当前主要是抓好三项重要工作

  一是拓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的范围。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是省委关心爱护农村困难党员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委关爱帮扶党员的重要落脚点,对于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下一步,要研究将关爱行动的覆盖范围从农村困难老党员,向社区、企业困难老党员延伸,使之真正覆盖全市所有困难老党员,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二是启动农村困难党员致富工程。帮助具有致富潜力的党员先富起来,再由这些富裕起来的党员帮助其他困难党员和群众脱贫致富,有别于过去“输血”式的帮扶,是帮扶困难党员的治本之策。具体办法是由农村基层党组织担保,为农村困难党员发放带头人致富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目前省委组织部已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共同草拟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党员带头人致富贷款管理办法》,我市要带头抓好这项工作,切实使党员成为各行各业的致富带头人。同时,各单位要拓展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诸如“开发式”、“创业式”等帮扶困难党员的新措施、新路子,使困难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帮扶下,努力通过自身创业脱贫解困。三是探索建立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村干部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等大量工作需要村干部去组织和落实,村干部的任务相对发达地区更加繁重。要围绕从农村(社区)基层考录公务员、提高工作补贴标准、实行离任经济补偿、帮助参加社会保险、加强日常关爱,以及规范管理监督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四)建立关怀帮扶困难党员的组织协调机制

  关怀帮扶困难党员,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组织部门要更新传统思维模式,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宽广的思路和更加宽广的胸襟来做这项工作。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牵头与民政、财政、人事、劳动、扶贫办、工会等部门协调,落实联系领导、联系处(科)室和具体联络员,共同协商研究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激励、帮扶长效机制等问题,原则上每年至少沟通研究两次,推动形成定期沟通、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把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要把能不能抓好这项工作作为检验组织部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关怀帮扶困难党员工作,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扶贫部门抓好农村、社区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国有企业职工中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劳动保障部门抓好登记失业人员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中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工会组织做好企业职工、劳动模范等群体中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财政、人事部门做好建立长效机制的协调服务工作。今年在省委组织部对各地开展关怀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的情况进行抽查之前,市委组织部将于今年适当时候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开展关怀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的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五)积极探索关怀帮扶困难党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关怀、帮扶困难党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市从2005年12月启动了“关爱党员资金”,截至2007年底,全市各级党组织利用募集到的“关爱党员资金”救助扶持困难党员、老党员3万多人(次),帮助困难党组织478个。其中,昆明市级“关爱党员资金”对全市建国前入党的农村党员累计发放生活津贴补助34.25万元,对全市“农村困难党员”进行补助累计支出344万余元。此项工作由于找准工作切入点,贯彻落实到位,不仅体现了党组织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的真情关怀、真心关爱,更引领和带动了全市关爱党员工作的深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果,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党心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我市对此项工作的有益实践和探索。一是拓展流动党员服务途径,在去年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及下发“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基础上,今年着力抓好流动党员的接收和教育管理,依托各种人才市场党组织、农村(社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切实帮助流动党员解决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介绍、维护自身权益等工作和生活中存在问题,让他们切身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二是加强对困难党员政治上、思想上的关爱,充分发挥村级(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学习中心”、“议事中心”、“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多功能作用,定期组织困难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报重大事项和决定、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等,从而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做好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的各项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帮扶困难党员和帮扶困难群众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组织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当前工作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帮扶困难党员与抓好其他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近期要重点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工作,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切实抓好冬春季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发挥作用、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研究做好选聘大学生任村官等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工作的宣传力度,要积极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工作中出现的好素材要以信息、简报等方式及时上报市委组织部,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一个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的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推动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工作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把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同志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