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统计局长工作会议上讲话稿(2)

2010-07-24 
六是更加注重打造透明统计。公开透明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强大监督力量,是政府统计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机制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统计法》,是一个保障和加强统计工作的有力武器。它对统计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制度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们依法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依法治理和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依法排除对统计数据的各种干扰,依法进行统计管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也为依法维护统计机构和人员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权,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全力推进“三个提高”,统计科学发展的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在这次全国统计工作会上,马建堂局长提出: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是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主线。今年国家统计局将围绕这一主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全国统计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这必将能汇集全国统计工作者的智慧,凝聚力量,开创统计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只要我们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结合江西实际落到实处,必将使全省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4、统计需求与日俱增,给全省统计工作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为做到科学决策,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期望越来越高。科学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提供更有前瞻性的预警预测和及时敏锐的咨询建议;科学制订“十二五”规划,需要我们整理开发更多更好的决策参考资料;倾听民意、改善民生,需要我们开展更深入细致的民意调查;开展政府绩效评估,需要我们组织更客观更权威的统计考核评估,等等。这都给了统计部门以积极作为、争取重视与支持、加快发展与建设的巨大空间。

  (二)挑战

  1、“后危机”时代面临的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增多,统计部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难度加大。

  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其复杂。从世界范围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步入了复苏进程,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好转迹象,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全球需求依然不足,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金融领域风险仍然很多。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全球通胀预期增强。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从全国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有望持续回升,但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很多。国内外这些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使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和把握形势的难度明显加大。

  2、统计调查环境依然不太乐观,数据质量提高难度较大。

  近年来,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省统计系统投入了大量精力,倾注了很多心血,采取了不少措施,对统计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统计数据总体上反映了全省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但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的逐步深入,政府管理体制、社会经济结构、利益格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较低,有的单位或人员仍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统计调查环境依然不太乐观。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因素普遍存在,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加大。

  3、统计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统计条件的改善面临新的困难。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任务成倍增加,成百上千种报表应接不暇,大型普查调查接踵而至,各项中心工作接二连三,统计工作任务愈来愈繁重,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愈来愈大,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统计人员愈来愈辛苦。与此同时,在当前保障条件趋紧、适逢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背景、大环境下,统计条件的改善面临新的困难。统计条件与统计任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4、基层统计力量还很薄弱,统计队伍的稳定可能受到新的冲击。

  近几年来,为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各级统计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乡镇统计配备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想方设法稳定乡镇统计队伍,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待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但基层统计工作仍然比较薄弱。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逐步开展,我省部分地区的乡镇统计机构将受到冲击,统计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基层统计工作令人担忧。

  面对当前统计工作新的形势,全省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人员要“常怀忧统之心,恪尽兴统之责”,应对困难不畏缩,正视问题负责任,把握机遇强能力,齐心协力,克难前行。

  三、2010年全省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国统计系统全力推进“三个提高”的第一年。全省各级统计系统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力推进依法治统为抓手,不断提高统计能力,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围绕科学发展,全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要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作出贡献。进一步完善月度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制度,更加敏锐地从数据变化中发现规律性、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提高分析质量。要组织力量,加强调研,力求做到见势早、反应快、判断准、分析透、建议实。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投资、贸易等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跟踪调查,密切关注进出口、税收、金融、房地产等方面情况,以及cpi、ppi等主要敏感指标走势,确保统计信息及时提供。要加大对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节能减排、自主创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区域间比较分析。在做分析预判时,既要有坚定的信心,但又不能盲目乐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缜密分析,客观科学研判,及时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形势分析监测报告和政策咨询建议。

  继续做好政府绩效考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小康、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等各项统计综合监测评价。大力开展民情民意调查。认真做好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统计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统计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加大统计新闻宣传。

  (二)层层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各项大型普查调查

  全力以赴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离普查登记只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统计部门务必要把第六次人口普查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普查组织实施工作。各地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抓紧制定工作规划和流程,开展普查专项试点,积极筹备普查物资,进行普查宣传动员,选调和培训普查“两员”,会同公安部门进行户口整顿,搞好摸底调查。扎扎实实做好普查登记阶段的各项工作,对填报的每一环节、每一岗位层层审核把关,层层检查验收,确保源头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确保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努力做好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全省各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高质量完成调查登记、清查数据录入、审核、分析汇总和上报等各项工作。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后续工作。充分运用好经济普查所获得的翔实数据,努力提高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水平,让普查成果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三)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完善gdp数据审核与评估制度。要按照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的方案,扎实做好分地区分行业增加值核算工作。特别是借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gdp数据修订工作的契机,建立健全各专业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构建科学高效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各项调查数据采集、处理、上报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强化gdp数据与各专业数据的协调性、匹配性。要抓好主要统计指标环比速度计算。国家统计局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推出主要统计指标环比制度,对此,我们要早做安排,抓好落实。认真做好提高“三上”企业划型标准和投资统计起点的准备工作,为明年的实施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划分与编码维护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准确反映我省城镇化水平,为普查及各项调查提供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统计区划和城乡划分代码。完善资源环境统计,着手研究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和测算碳排放需要的能源统计制度,研究制定环保支出试点调查方案和环保支出测算方法。编制国家和试点地区矿产、能源、污染物排放账户。积极推进贸易统计改革,认真组织以县为总体的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抽样调查工作,建立重点商品购销存统计制度。积极推进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国家统计局决定今年在全国六个省份开展工业生产指数试点工作,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国家在我省试点成功。逐步推进投资当月统计,研究试行建筑业企业“在地”统计方法。研究完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制度,研究建立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机制。

  (四)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服务业统计顺利开展

  根据省局规划,服务业统计是采取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面统计,对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户开展抽样调查,逐步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科学完善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实现对服务业全行业、全口径统计,为省、市、县gdp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按照这一思路,从今年开始,将在全省按季度正式实施《江西省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服务业统计是个全新领域,各地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要配备相应机构和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加大服务业统计基础建设力度,严格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统计的工作联系和合作,争取部门统计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顺利实施。要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银行、保险、证券等重点发展的服务产业统计方法和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方法的探索研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