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在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畜牧大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总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总结经验,明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以生猪和水禽生产为主线,突出发展重点,整合畜禽养殖资源,延伸深加工产业,较好地实现了大基地、大企业、大龙头带动畜牧产业的大发展。2008年,全区生猪出栏82.03万头,母猪存栏3.92万头,牛出栏4.06万头,奶牛存栏8614头,奶产量31912吨,家禽出笼1371.13万只,肉产量9.46万吨,蛋产量2.0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3.53亿元。畜牧大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工作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创建畜牧水产大县电视电话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省关于创建畜牧大区的要求,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基地;以科技为支撑,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打造精品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培育龙头企业,着重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调动农民从事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积极性,从而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区年养猪175万头,出栏达到110万头,年增长率达8.5%;养禽3350万只,出栏达到2050万只,其中水禽出笼达到1500万只,年增长率达12%;养牛22万头,出栏6.83万头,年增长率达8.2%,奶牛存栏10000头,年增长率达18%。蛋产量11.56万吨,肉产量14.8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8%。畜牧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全区规模化饲养畜禽量占全社会总饲养量的比例达到65%。
三、发展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共创畜牧大区
为加快畜牧大区建设步伐,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发改委、财政、国土规划、农业、畜牧、环保、交通、建设、统计、工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畜牧大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畜牧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畜牧大区的创建工作;各街乡镇场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了落实相关措施,2007年7月底,区政府召开区长办公会,专题讨论和研究畜牧大区创建工作。2007年至2008年,区委副书记潘建桥和区政府副区长陈国良多次到区畜牧服务中心专题调研畜牧大区创建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各街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发展畜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加畜牧的发展投入,畜牧产业发展呈现勃勃态势。
(二)广泛宣传、政策驱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产业
为了确保创建畜牧大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我区在加强领导、成立专班的同时,广泛宣传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2007年以来我区先后召开畜牧生产发展会议6次,下发宣传资料、文件12000份,悬挂横幅23条,上门宣传506人次,通过电视宣传11次。通过广泛宣传,使各级领导对畜牧业生产更加重视和支持;使畜牧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更加提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任务;通过宣传,引起了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对投资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极大兴趣。我区已建成的38家养殖小区,其中有27家企业原从事其它行业,有31家企业业主原在黄陂区以外的其它地区投资经营。正是由于我们政策宣传深入全面、服务及时到位,才吸引了大量的外行业和外地资本投入到我区的畜牧生产和经营当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户能力,实现“双赢”促发展
我们一方面强化对天种集团、汉口精武等公司的服务,进一步打造天种、汉系种猪、云龙出口商品猪、春江鸭苗、精武鸭脖等品牌,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促使上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综合实力,扩大经营范围,为他们在与农户的合作过程中做好产销对接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户功能。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培植养殖业龙头,吸引部分农户入园集中养殖,同时以小区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小区为他们提供种苗、饲料、技术、资金,包回收产品,即“四提供、一回收”。如春江公司的种鸭放养小区模式受到当地农民的极大欢迎。正是由于龙头企业资金较为雄厚,技术先进,服务全面,极大地调动了周边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在企业和农户联营合作中普遍实现利益双赢。我区以天种、精武、春江公司等为主的龙头企业现分别网络养鸡专业户107家,养猪专业户225家,养奶牛专业户48家,养鸭专业户785家,年新增牧业产值1.61亿元,年为农民新增收入480(来源: http://www.reader8.net)0万元。
(四)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全面开展畜牧大区创建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建立了畜牧大区建设责任目标和奖惩措施,对规划制定、组织领导、财力投入、工作进度“四落实”情况进行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对养殖小区和畜牧项目建设实行奖励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畜牧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