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春雨润物,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为了开好头,起好步,谋划好全年各项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决定今天上午召开全镇两级干部大会,对于确定新目标,制定新举措,落实新任务,创造新业绩意义重大。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政府十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工作,表彰奖励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10年各项工作,动员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和顺利完成。下面,我就全镇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真总结2009年工作,坚定抓项目、促发展、重民生、争进位的必胜信心。
2009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一年,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年,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全镇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始终坚持“加压紧逼、埋头苦干、力创特色、率先发展、争先进位”不动摇,积极创新,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谐共进,圆满完成了全镇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
1、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镇域经济实力增强。一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全县争先进位目标,狠抓重点,扎实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提前超额完成338万元,其中县本级完成230万元,占任务的100%;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400万元,占任务的108%;农业总产值完成2.62亿元,占任务的105.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亿元,占任务的10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6元,增长38.3%。
2、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实现新突。我们积极争取招商局、土地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力实施工业小区建设。一年来,引进规模以上企业2家,合同引进资金8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3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30%。一是由浙江客商投资2000万元的元大塑业有限公司落户我镇东里村,并完成了三条生产线建设。二是由浙江客商投资6000万元的水泥磨粉站项目已动工建设。
3、特色产业规模扩大,结构调整重点突出。发挥优势,不断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年初我们分别邀请省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和省级资质单位,对全镇蔬菜产业升级工作全面考察评估,制定了《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9年9月份,我们组织镇村干部分别到杨凌区大寨乡、高陵县马家湾乡学习考察设施农业,激发了全镇干部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的积极性。此后我们积极实施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组织镇村干部,在逐村逐户宣传动员的同时,坚持以点带面,逐步辐射的形式,先期以坊南、吴家道、峪口三个村为基地,典型带动,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拱棚项目。给每个示范村1万元的启动资金,镇上扶持示范点建设,免费为农户的每个大棚提供用砖,极大激发了群众建大棚的积极性。2009年全镇种植蔬菜1.8万亩,其中设施菜6500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48个,新建大拱棚216个,各示范村全面启动实施基地建设。蔬菜市场较好,实现蔬菜产值 1.83亿元,积极扩大粮菜间套技术,种植地膜玉米15000亩,粮食总产量2万吨,养殖、加工业发展势头不减,家畜家禽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稳中趋升,效益日益提高,实现农业总产值2.6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5.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456元,占全年任务的104.2%,较上年3945元增加了1511元,增长率为35.7%。
4、项目建设投资加大,群众得到实惠增多。2009年初镇党委、政府向全镇人民承诺实事项目件件得以落实,全年共计完成投资243万元。一是投资30万元完成城镇主干道二期工程;二是投资45万元新修通村公路6.7公里;三是投资120万元完成了西南片自来水供水管网建设3500米,解决了524户22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投资48万元改善水利灌溉工程,已衬砌渠道800米,打深水井2眼,大口井一眼,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五是设施蔬菜项目完成了三个示范村,发展设施面积560亩;六是投资45万元积极实施了东街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街巷硬化1公里,新修排水渠3000米,绿化街巷1500米,墙体涂白2700平方,人行道铺设2000平方米,制作文化宣传牌13块。
5、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快步推进。不断强化新合疗的服务工作和个例核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合率。止11月底,报销09年医疗费190万元。2010年应参合人数24523人,实际参合人数23692人,参合率达95.5%。计生工作成绩突出,各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县局年度考核荣获优秀奖。高度重视文化事业,2009年4月我镇东里村荣获“陕西书法村”称号。狠抓教育事业,投资43.8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小学学前教学楼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完成了化纤市场综合改造,提升了城镇服务功能。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资金15万元,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改观。投入近2万元,营造平安创建氛围,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0%以上。
6、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组织保障坚强有力。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分批推进。党员目标责任承诺制全面落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更是在座的镇村两级干部的凝心聚力、加压奋进、艰辛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一年来关心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各级领导、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过去的一年,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够理想,后劲与兄弟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镇建管水平不够高,引进的大项目和税源项目不够多;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没有完全化解;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都必须在新的一年认真研究解决。
新的一年,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但是,我们必须变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商机,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应该看到三原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地域优势,作为西安北部的桥头堡和重要接点,是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机不可失,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做到聚精会神抓发展,一门心思争进位。
二、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计划目标和实施举措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全镇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来源: http://www.reader8.net)(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五抓一创三确保”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抓招商、上项目、保增长、抓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坚持“菜果养殖富民、商贸乡企强镇”发展战略不动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加快发展速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突破。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具体工作思路是: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蔬菜特色产业、镇街区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重点,坚持新型工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共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力争实现440万元,增长18%;农业总产值完成2.9亿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增长13%;招引一家规模企业,落户工业小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6000万元,增长11%。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5左右;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目标。
上述目标是基于我镇加快赶超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是一个加压奋进的目标,也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为此,全镇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以更大的胆量和气魄,狠抓落实不放松,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1、经济工作突出“招大引强”争取再有新突破。
2010年,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精力、全面攻坚,重点突破,坚定不移地走科学招商、理性招商之路,着力引进与全镇菜畜粮三大支柱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投资项目,实现引资项目与优势主导产业良性对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我镇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今年县上下达我镇的招商引资任务是3000万元,为确保全面完成任务,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主要领导要亲历亲为,高位推进。重大商机亲自抢抓,重要客商亲自洽谈,重大项目亲自落实。二是加强我镇区位优势的宣传推介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借助我镇被评为“陕西书法村”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打下基础。三是要进一步改善招商环境,努力营造亲商氛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硬环境水平的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把各级干部、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招商引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事关招商形象,个个都有招商责任”的氛围,对于已经引进的企业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四是创新招商策略和工作思路。做好“以商招商、信息招商、资源招商、靠大联大和鼓励返乡创业”文章,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提高招商成功率,降低招商成本,确保招商引资目标实现。五是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鼓励群众为政府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对于提供信息获得招商引资成功的人员,镇政府将按进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经济重奖。
2、争取最大支持,积极实施食品工业小区建设。
借鉴发达地区建设工业小区的经验,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改善基础设施,搞好食品工业小区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认可,拟建的工业小区规划用地200亩,位于镇东里村,峪塬路北端路东,县超限站对面。在年初县上两会期间,我镇代表、委员已将此专题议案、提案提交两会,相信我们的举措和发展思路一定会得到县上支持。我们必须立足发展,科学规划,精心实施,打造出空间结构清晰,布局利用合理、设施环境一流的工业小区,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