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面积,力争全省水源不足的地区水改旱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17.扩大地膜玉米种植,力争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提前规划和采取超常规措施扩大晚秋作物种植,力争晚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力争烟后套种秋马铃薯、秋玉米、秋豆类和秋蔬菜等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18.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和管理工作,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19.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确保万亩高产创建比去年新增350片,达到600片。积极组织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和烤烟育苗,确保今年栽种需求。
(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缓解旱情的根本举措,要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扭转云南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
20.继续抓好“润滇工程”、山区“五小水利”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20亿元的目标。
21.加快推进重大引水工程建设。抓好牛栏江、清水海等调水工程,进一步做好滇中调水前期工作,提升跨流域供水保障能力。
22.争取今年新开工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工程。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切实抓好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已建成水源工程的效益。
23.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支持250件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个大型灌区和3个中型灌区建设,再增加20个农田水利重点县。
(七)切实防范森林火灾。当前,严重旱灾和高森林火险正在持续加重,并迅速蔓延,要按照“以超常规措施应对超高火险天气”的要求,坚决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24.全省提前进入高森林火险期。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全面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尤其要提前做好应对多起火灾同时发生和应对重大森林火灾的应急预案;足额储备防、扑火物资,组建专业扑火队。
25.加强巡防,增加重点区域巡山、守卡、护林力量。强化火源管理,林区一律实行封山管理,严禁火种入山,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在春节和清明节期间,特别要加强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森林火灾。
26.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新造林地灌溉保苗,严重缺水的地方要突出重点确保苗圃用水,调整实施春季造林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八)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27.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向国家汇报沟通和衔接,多渠道、多层面争取国家加大对云南省抗旱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28.全力做好电、油供应等保障工作。加强水电蓄水和火电存煤,强化电力运行调节,确保各项抗旱救灾负荷用电,增加柴油库存,确保柴油供应。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和抗旱经济运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
29.加强气象预报。气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及时报送干旱监测和趋势预测,为全省抗旱救灾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30.转变作风。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抗旱救灾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深入基层、深入灾区、深入困难乡村和群众,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立足于防大灾、抗大旱、保民生,指导、帮助、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