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发言稿 >

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座谈会讲话稿(2)

2010-06-13 
 三是加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理论研究与交流。要积极研究国内外创建学习型城市及组织的最新动向与相关理论,加强与兄弟城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二是实效性原则。实效,就是要有针对性,要管用。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要贴近实际,讲求实效,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安排好创新活动内容,干什么琢磨什么,努力实现工作创新化、创新工作化。

  三是简便易行原则。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得很复杂,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职工群体文化程度的差异,坚持简便易行、喜闻乐见,便于广大职工理解与参与,确保岗位创新活动的群众性。

  第四,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和谐**构建离不开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崇尚创新、奋力攀登、敢冒风险、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它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眼界、气魄,它是通过制度、规范体现出来的激励创新的社会人文环境,它是城市创新与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因而,深化创建工作,要注意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和谐**构建提供创新型文化的土壤。

  一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勇于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向创新要发展资源,向创新要发展空间,向创新要发展动力的社会风气。要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差距,积极营造“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诚信合作、崇尚竞争,敬业务实、追求卓越”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摒弃不敢冒险的求稳意识、不前不后的中庸意识、唯我独尊的自大意识和不愿努力的懒惰意识,让对外开放的思维取代自我封闭的思维,让创新超前的思维取代教条盲目的思维,让锐意进取的思维取代安于现状的思维,让自强不息的思维取代等靠要的思维。要把创新精神内化为我们这个城市的精、气、神,使创新之风从制度层面不断演化到习俗层面,制度化、普及化、社会化。

  二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精心设计学习型城市的标志性项目,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群众性学习品牌,充分调动起社会各个层面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几年,为了推动市民学外语,我们在全市建立了外语角,搞得不错。还有**讲坛,以及各个部门开设的讲坛,群众喜闻乐见,这都是有**特色的品牌,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当然,我们也要完善和提高,更要推陈出新,不断为市民送上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

  三是要大力实施激励创新的政策,形成相应的机制,以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主动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以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为抓手,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屯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各种组织文化的主旋律。

  五是要及时发现总结深化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广泛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市营造“谁创新谁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特别要注意挖掘总结基层的典型经验,以典型来推动创建工作。这几年,我们在创建工作中抓了不少典型,这些典型又推动了我们的创建工作。如,王亮同志现在成了全国典型,确实对我们的企业、职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典型抓好,努力营造“两型”同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

  加强领导是创建工作不断深入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创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实行目标管理,把创建工作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定期考核评比。需要强调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创建工作的责任,以身作则,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要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是加强统筹管理。创建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应有职能,做好统筹规划,组织开展活动。要加强创建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好督促考核评估。要根据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适时调整考核评价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考核评估要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深化创建的持续推动力。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两型” 同创共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准确把握在各种行业、各类组织中开展创建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加大创建工作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推进力度,不断拓展创建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理论研究与交流。要积极研究国内外创建学习型城市及组织的最新动向与相关理论,加强与兄弟城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要在总结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四是加强队伍培训。要加强对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牵头部门、创建实施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考察,交流推广经验,完善推进机制,规范提升学习型组织、创建载体的建设水平,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创建工作常创常新。

  同志们,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关乎城市发展的长远大计,推进学习型和创新型“同创共建”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把这项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