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科学发展观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要关注领导干部是否贯彻科学发展理念,从领导干部担负的经济管理职责入手,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和工作绩效。积极探索以经济管理绩效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有效途径,改变当前单纯根据会计账薄开展审计的做法,从一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对权力运用情况的审计。以监督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财经政策执行权为主线,重点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过程、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和财经法规政策遵守情况进行审计,紧紧抓住领导干部是否依法决策、科学管理、正确行使财经政策执行权等关键环节,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6、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保持经济责任审计威慑力。要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制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度。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面临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并不等于对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要特别注重审计质量,不查则已,查就要查清查透。并注重成果的运用,达到“审计一个,本文来源: http://www.reader8.net教育一群,警示一片”的作用。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确保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一方面要加强计划管理,突出重点。把涉及重点领域、资金量大、基建项目、经常有群众信访、任职时间较长未接受过审计、组织上拟提拨重用的领导干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对象。另方面统筹安排审计力量,优化配置审计资源,将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避免重复审计,节约审计成本。
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这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之策。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对审计干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轮训工作,加强后续教育;二是加强对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树立全局观念、政策观念,培养宏观意识,学会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看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切实加强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尽快适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审计干部个个一专多能,整体多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构成,努力造就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审计干部队伍。
总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责任重、风险大。通过实施,能够使领导干部时时处处自省,凡事防微杜渐,同时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遏制腐败、搞好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不断实践、反复探索,使之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