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工作汇报 >

抗旱减灾增收工作汇报(2)

2010-04-27 
 (三)突出“三保”,始终把握工作重点。“三保”即保“人畜饮水,保种保苗,保生产生活和抗旱用电”。对人畜饮水出现困难的地方,科学合理调度水源,及时实施人工增雨,采取各种临时措施供水,加强水事纠纷的调解工作,同时文秘杂烩网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找水。尽一切办法保晚秋生产的种苗,保种禽种畜和雏禽、幼畜。合理调整电力供应,确保抗旱电力供应。

  (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抗旱必须的财力物力。伏旱期间,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向省上汇报我市灾情,争取省上的支持。市区县乡镇也积极筹措资金,用于修复提灌站、饮水工程、病险水库整治,解决农户提水引水灌溉、城乡生活用水困难,保农作物种子,保种畜种禽、雏禽、幼畜,人工增雨等。积极筹措抗旱资金的同时,强化了抗旱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监督,有效地发挥了抗旱资金的作用。

  (五)明确“四个停止”,严肃抗旱工作纪律。为集中精力抓抗旱,明确了“四个停止”的抗旱工作纪律。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抗旱期间,涉农部门在抗旱减灾工作期间停止召开与抗旱无关的会议,停止开展与抗旱无关的大型活动,停止领导干部外出考察,停止干部休假。

  四、认真落实全省有关会议精神,狠抓晚秋生产工作,努力实现减灾增收

  (一)晚秋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及时把抗旱减灾工作重点转移到晚秋生产工作上来,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实现全年稳产增收的目标。提出了“四补”、“三增”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晚秋作物增种35万亩,家禽增养350万只,家畜增养70万头,增加劳务输出3万人,秋粮增加4万吨,晚秋产值增加6.5亿元的抗旱减灾工作目标。

  (二)狠抓晚秋生产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责任制。全市从上到下把“三增”工作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各级全面实行了定人员、定片区、定时间、定任务、定资金、定奖惩的“六定”工作责任制。

  2、狠抓种苗调运。市政府先后划拨150万元,对种苗、种畜等进行补贴。市、区县、乡镇紧急行动,多方设法组织调运种苗、种薯、种畜、仔畜和雏禽,全市共紧急调回秋洋芋种薯41.54万公斤,双孢蘑菇菌种2万瓶,秋菜种2.35公斤,仔猪9300头,鸡苗28.2万羽。

  3、加强技术培训。全市共开展晚秋生产技文秘杂烩网术培训328期,培训基层干部和群众38.5万人次,印发科技明白纸75.3万份,基本做到了农民家家有一张明白纸,户户有一个明白人。加强劳务培训,全市劳动技能培训14.03万人,其中获证书人数达到3.91万人。

  4、开展技术示范。按照大示范促大带动的总体要求,每个乡镇抓300亩,各区县抓500亩,市级抓两个1000亩的晚秋生产示范片,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开展了晚秋生产技术大示范行动。据统计,全市落实晚秋生产示范片6.46万亩。建立了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50户适度规模户为基础的6个养殖业抗旱减灾示范点。

  5、成建制组织劳务输出。扩大定向输出,落实和组织实施了川深劳务洽谈会的有关劳务合作项目,加大向外输出规模。

  6、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市政府领导带队,多次对晚秋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市政府派出6个“三增”工作检查组,对各区县开展督查;各区县对“三增”工作进展情况实行3天一报告制度;由市农工办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通报。

  (三)晚秋生产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现已完成晚秋生产152.5万亩,比省下任务增加了17.5万亩,超13%;比去年增加44.5万亩,增长41.2%。完成增加家畜养殖72.38万头,占增养任务的103.4%;增加饲养家禽354.62万只,占增养任务的101.32%。增加劳务输出3万多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