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计划 > 其他工作计划 >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计划(2)

2010-04-21 
健全服务体系。推进乡镇农经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有健全服务体系、有明确服务对象、有完善服务内容,有良好服务手段”总体要求,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力争明年全省农经综合服务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
 四、加强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一)加强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民主公开”为总体要求,夯实村级集体经济物质基础。继续抓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完成5%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财务开支审批、货币资金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集体资产台账、债权债务监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账乡镇代理工作机制,明确代理范围和职责,规范代理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和公开程序,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重点全面开展村干部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土地征用补偿费及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乡村财会人员、合作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培训班,提高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按照“经营性资产抓创收增值、资源性资产抓整理盘活、非经营性资产抓管理登记”的思路,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形成集体资产良性保值增值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筹备召开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研究拟定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意见,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努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指导。健全和落实村级债务申报制度、举债村民议事制度和债务统计报告等制度,建立村级债务管理台账,分类处置,指导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债务化解工作,配合做好省级财政专项化解资金的使用工作。

  五、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一)提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化水平。按照“民主议事、履行程序、限额提取、使用规范”的要求,通过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的审核、实施项目化管理和开展检查等形式,倡导规范、有效、村民受益的管理模式,制止和纠正资金平调、挪用等违规行为,确保向农民所筹的资金用在村内,用在议定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上,保护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健康发展。

  (二)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方略来谋划。与省综改办密切配合,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建立班子、规范实施程序、完善配套措施、落实检查验收制度、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宣传项目建设效应等,进一步扩大和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三)拓宽和延伸农民负担监管范围。按照国办发〔2006〕48号文件部署,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村组织权益不受侵害为目标,把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的重心由以农民直接负担为主,拓展到监管农民间接负担、村组织负担、合作组织负担、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上。加强对机电排灌费等经营性、服务性费用的监管,杜绝违背农民意愿收费、超标准收费现象;加强对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的监管,防止部门或单位将经费缺口转嫁给村组织、合作组织;加强对农民建房等重点领域乱收费的专项治理,防止乱收费抬头;加强对农民补贴补偿资金的监管,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四)加强减负政策培训和轮训。继续把以减负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轮训作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培训对象从乡镇负责人向具体从事减负工作的同志及村干部延伸。通过培训和轮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策观念,规范施政行为;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决策意识、管理意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进程。

  (五)进一步健全农民负担监管制度。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民负担监管的规范化、法制化。继续坚持农民负担预决算审批、农民负担监督卡、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农民负担检查、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不发生涉农负担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采取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检查与回访、明查与暗访、检查与处理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检查和督查效果。同时加强涉农负担信访管理,强化督查督办,妥善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坚决制止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做到受理及时、督办有力、处理到位。

  六、大力发展乡镇农经综合服务,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健全服务体系。推进乡镇农经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有健全服务体系、有明确服务对象、有完善服务内容,有良好服务手段”总体要求,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力争明年全省农经综合服务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拓宽服务领域。在服务对象上,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纪人、龙头企业延伸,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在服务内容上,除了做好会计代理、资产经营、农村审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产品营销等服务,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代理、资金互助、合作指导、农超对接等服务。在服务方式上,积极推广农民“点题服务”、“110”式电话服务等形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村便民服务中心,进村入户开展“零距离”服务。

  (三)提升服务能力。发挥乡镇农经综合服务组织公益性的主导作用,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服务合力,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健全服务制度,强化服务手段,改善工作条件,不断推进乡镇农经综合服务取得实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