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继续实施“整洁”工程。积极推进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住宅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完善各场镇垃圾收集系统,逐渐形成“村收集、场镇集中、县处理”运作方式,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设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装置,集中处理全县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应达到100%。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处理工业固体废物,鼓励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县建设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各农场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副职亲自抓。
(二)严格目标考核。各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gwy101.com场镇和县直创建指标承担单位要根据本地本单位承担的创建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定完成时限,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按月、按季度对所承担的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不断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年底县生态县创建领导小组将根据日常考查和年底测评结果,确认各场镇、各部门创建工作的实绩,并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对工作完成不好,影响创建大局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严把项目审批。需要核准或审批的新建项目,没有县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手续,县发展改革局不予立项或批准。在项目审批工作中,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联系,杜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上项目。
(四)强化企业监管。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和治污减排联合行动,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取缔一批私建乱建非法小污染企业,停产治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和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的企业,限期治理一批污染防治设施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的企业,确保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放。
(五)多元化筹集资金。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进一步加大排污费收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加大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县财政拿出一定建设资金,作为生态县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贷款和财政补贴。不断拓宽生态县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六)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县创建宣传活动,引导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时报道先进典型,曝光违法案例,实施公众参与生态县建设奖励制度,扩大公民对生态县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创国家级生态县的良好氛围。
附件:
**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名单
组 长: 李建新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 李金生 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 郑永良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孙永存 县政府研究室主任
李庆玺 县环保局局长
巩金刚 县发改局局长
刘子阳 县建设规划局局长
常正顺 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局长
张庆平 县水务局局长
刘双利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刘宝珍 县财政局局长
王之海 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李 迅 县工促局局长
安爱国 县商务局局长
孙玉俭 县爱卫办主任
孙淑玉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张继生 县湿地管理处主任
孟晓存 **镇党委书记
李学军 一农场党委书记
张会生 三农场党委书记
吴秋波 四农场党委书记
张秀山 五农场党委书记
侯树军 六农场党委书记
李东山 七农场党委书记
谭 剑 八农场党委书记
马万里 九农场党委书记
孙秘珍 十农场党委书记
郑树森 十一农场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李庆玺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