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研报告 >

我县发展文化事业调研报告(2)

2010-04-15 
要充分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继承下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重新进行再创造,力争在几年内打造出几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三)突出特色,全力打造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精品代表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水平,对于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激励、引导和推动作用。2009年,我们要突出特色,在去年《泼蛇灯》获得全国金奖的基础上,继续把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梁歌、长工山歌、罗家狮舞、花棍、李渡酒歌等创作成为一系列的舞台艺术精品,争取把××独具特色的文化走出江西,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要建立健全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创作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市场营销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在内的文化精品生产保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作品。重点抓好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民间工艺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特色、具有较高水平的文艺精品。我县还要向以前表彰文先国、周信兴和采茶剧团一样,重奖文化领域的突出人才和杰出作品。

  (四)形式多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今年我们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以第十届青岚艺术节为主要载体,围绕××特色,开展影响大、群众参与广、效果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万人歌咏大赛、书画摄影展等。把青岚艺术节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品牌。在电视台开设《百姓舞台》栏目,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走上电视,展示才艺,提高水平。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全方位地为城乡人民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文化服务。要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文体、科教、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认真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评比竞赛,努力创建文化型行业、部门、家庭,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五)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我县要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区优势的文化产业品牌。要大胆创新,不断为传统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精神,尽快形成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的以旅游、演出、餐饮娱乐、文物展览与流通等项目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具有××特色和大众化与精品化统一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对酒文化、笔文化、词文化、茶文化、蟹文化等历史遗存和自然风光等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把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较高文化品位的旅游精品项目,使文化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要加大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搞好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挖掘文化遗产,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要充分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继承下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重新进行再创造,力争在几年内打造出几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复原和复建李渡烧酒遗址、文港周坊毛笔之乡、架桥艾溪陈家村等古文化景区和景点,建设和完善各种文化展馆。软件方面,要围绕××古代文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新闻报道,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各种文化学术性会议和文化旅游节,邀请各地有影响的名人及朋友参与文化大县建设。

  (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一是发挥“××县文化大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把建设文化大县纳入全县和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及年度计划中进行部署和实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考评考核。二是确保对文化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保持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打造文化大县专项经费。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文化投资、文化税收、文化信贷等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文化建设资金。四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科学合理、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各门类专业人才群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