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林业生态县,发展杨树经济,培育杨树产业为载体,紧紧围绕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的目标,突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四围四沿一网带一恢复”的标准,全县上下集中会战,克难攻坚,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底提前一年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并通过省政府验收。突出特点,一是植树数量大,造林面积大。二是林业项目争取得多,特别是长防林、荒地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等一批项目资金的注入,为植树造林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各级干部作风务实,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广大群众艰苦奋斗,能挑重担。我县植树造林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全县干部群众能够维护县委、县政府决策,具有较强的全局意识和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干得好,打得胜,也充分证明,在条件艰苦、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只要充分相信依靠群众,形成合力,不怕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我县植树造林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上级要求比,仍有很大差距。一是机制创新滞后,特别是土地流转机制、林木管护机制多数乡镇没有落实到位,林权证发放没有全部到位,产权关系不明晰。二是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且多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三是部分干部对植树造林不同程度存在畏难情绪。对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关于今冬明春植树造林的任务、重点,《方案》上和*部长的讲话已经明确。总的要求是:按照扩充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思路,以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杨树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干今冬明春,完成4.5万亩造林任务,其中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50万亩,折纯林面积1.2万亩,荒山、荒岗、荒滩、荒地造林2万亩。重点是四方面:一是农田林网建设,集中构建农田林网骨架,搞好通道绿化;二是绿化荒山、荒岗、荒滩、荒地等宜林地和河道造林;三是搞好128个村镇围村造林;四是完成城郊、李店6万亩农业示范园区内的林网建设。希望大家按照方案和分配的任务及关部长的要求,组织操作,环环紧扣,扎实推进,确保任务完成。下面,我就林业今后的发展和今冬造林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以新的理念谋划林业发展。建设林业大县并逐步建成林业强县是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林业资源优势和条件制订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用新的理念谋划林业工作,重点要确立三个理念:一是工业理念。要积极探索传统农区工业化的路子,用工业的理念指导推进林业生产,形成产加销相结合的林业发展格局,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巩固提高平原绿化成果,增加林业总量,壮大资源优势,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林木资源基地和林产品的“第一车间”,这是实现林业大县和林业强县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实现林产品就地加工、就地增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促进县乡财政增收。这是实现林业大县和林业强县的重点和关键。其三,要努力开拓林产品销售市场,拉动林业快速发展。二是开放理念。目前,对外开放已扩大到各个领域,林业发展也必须走开放之路,特别是作为发展缓慢的贫困县,借助外力,利用外资发展林业更是有效的选择。当前,树立开放理念,重点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四荒”土地优势引进客商投资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引进招商项目,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现有企业加工条件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开发新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还要引进先进的管护经验,提高林木管护水平。三是生态理念。林业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美化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各乡镇一定要站在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搞好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打好今冬明春植树造林攻坚战。 (二)要用有效机制保障林业发展。重点要探索创新以下几个机制:一是土地合理流转机制。造林用地能否及时调整出来,是落实造林面积的关键。各乡镇要及时适应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的新情况、新变化,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解土地调整工作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抓住当前腾茬基本结束的关键时期,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采用“小调整,大稳定”的办法,加大造林用地调整、置换、转租倒包、拍卖的力度,力争造林面积尽快调整落实到位。在土地调整中,要严格执行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思想工作要做到家,切忌简单粗暴,避免诱发不稳定因素。二是造林工作机制。要突出严把四关:首先是资金筹措关,要采取乡镇自筹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抓紧筹措资金,主要通过落实全民义务植树筹资、拍卖林权筹资、大户承包筹资和争取项目筹资,各乡镇要认真算帐,迅速筹资,林业部门要抓紧论证、申报林业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其次,苗木供应关。要严格按照规格,及早订购良种壮苗,对不符合标准的苗木,不论什么人打招呼说情,都要拒绝接收,凡擅自接收质次价高的“人情苗”,影响造林质量的,纪检监察部门要立案查处。其三,整地关。要采取抽槽或挖穴的办法,按照标准,提高整地质量。各乡镇整地后,必须经林业部门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全部返工。其四,栽植关。具体要求,方案已经明确,要严格按方案要求落实。围绕四个方面,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要逐项建立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如资金如何管理、如何使用、违规如何处理;苗木由谁组织、如何供应;整地、栽植如何把关,怎样检查,都要制订可供操作、责任明确的制度,使整个造林工作有序进行。三是林木管护机制。今年我县林木覆盖率和林网控制率之所以下滑严重,关键是管护工作不经常、不得力、不到位。因此,我们一是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经验教训,切实把林木管护做为关键环节抓实抓好,坚决避免前种后毁、劳民伤财现象。林木管护要着力抓好两个结合,即经常性管护和季节性管护相结合,专业队管护与打击毁林案件相结合。经常性管护要通过推进林业管护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增强户主管护责任感。林业部门要督促各乡镇对近年的造林全部确权,并把林权证发到户。季节性管护,主要抓好“三夏”秸秆禁烧工作,这个时期往往是毁林事件发生频繁阶段,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关注,及时研究措施,杜绝燃烧秸秆毁林。要坚持专业队管护和打击毁林案件相结合。各乡镇都要组织群众建立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管护人员的报酬可以通过合同形式从以后林木收益中解决,把管护任务落实到乡村地块路段。同时,要严肃查处毁林案件,林业部门和林业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对涉林案件,依据法律法规,该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能以罚代法。四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头。改革不能仅限于国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也有改革的任务。目前,我县已兴建不少林产品加工企业,随着林业产业的壮大,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我县落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这些企业探索改革途径,尽快发展壮大。对现有的林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增资扩股,建立股本多元化的企业运行机制,促使他们尽快扩大规模,做强做大。林业局和中小企业局要对全县林产品加工企业调查摸底,一企一策,协助他们加快改革步伐,增添发展活力。
(三)要以得力的措施推动林业发展。一是宣传发动。要通过层层召开会议,组织大户现身说法,举办电视专题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发展的理念和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算好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帐,在全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要认真总结往年植树造林的经验教训,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进一步完善坚持,对暴露出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认真破解和加强。从初步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影响植树造林工作的思想和工作障碍主要有四难,即土地调整难、造林筹资难、群众组织难、林木管护难。今年要把解决“四难”问题做为推动造林顺利开展的前提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逐个研究逐条破解。广大基层干部长期战斗在农村一线,具有处理错综复杂矛盾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善于思考,一定能够拿出破解各类难题的良策妙方。二是行政推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把植树造林作为今冬明春的阶段性突击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组织领导,转变作风,靠前指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矛盾,促进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大督查力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林业部门、联系乡镇领导和乡镇包村领导要搞好督查,推动工作。三是利益驱动。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仍把林业工作作为乡镇的一项重点工作考评,同主要领导的政绩评价挂钩。在经济方面,对植树造林进度快、质量高、经验收合格的乡镇,今后在林业项目、资金投放上要给予倾斜,对连片30亩以上的合格面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亩补助60元。希望各乡镇要认真组织,真抓实干,克服困难,大干今冬明春,夺取植树造林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