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的一切去适应每位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工作不但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更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只有使知识、信息不断摄入,师品不断提升,“终生学习”的理念才能渗入到每位教师的心里。这样,有组织地进行校本师资培训已迫在眉睫。在此我们应以实施新课标为导向,加大力度促进新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做到保质保量对本校教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新的改善和提高,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基础。针对我校实际,围绕“不出门,学名师,求效益,创特色”这一校本培训总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认真踏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全面落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等的培训,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自觉性。
二、校本培训目标:
1、让“人人都能成才,使每个人都能主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平台”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位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
2、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方式。
3、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本功扎实、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求索精神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培训组织管理:
1、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年级组长,各科教研员
2、校本培训指导评价小组
校负责教育教学领导,教研组长代表。
四、校本培训类别与内容指向:
1、全员培训: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教育教学技能(问题研究、专题课题研究)。
2、班主任工作培训:科学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3、青年教师培训: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课题研究、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应用,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五、校本培训时间与主要形式:
1、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新课程方案、学科要求)。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实践研讨反思)。
3、聚焦课堂教学、教学时间(理论转换为实践、互帮互学、专家诊断性指导)。
4、空课、课余时间(记录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5、自学时间(理论学习、反思与教案、课件设计)。
6、报告会、教育教学论坛,接受信息时间(学科教学、学生教育,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育)。
六、校本培训的主题:
1、提高教职工素养、职业水平的研究与实践。
2、学生自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培育的研究。
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方法、途径实践研究。
4、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