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市政协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着力解决影响政协职能发挥和自身建设中的存在问题,构建有利于推动政协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市政协党组在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整改项目一: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政协理论研究
一、整改要求: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市政协工作发展的正确思路、工作举措和实际能力;进一步探索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推动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主要措施和落实进度:
1.党组中心学习组每季度集中学习交流一次,党组成员每周至少用半天时间自学。(8月开始实施)
2.结合常委会的专题协商课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集中学习。坚持县处级干部中心学习组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每年至少编发四期学习资料。县处级干部中心学习组每年安排四次集中学习,机关干部一般每月安排两次集中学习。(8月开始实施)
3.推动政协委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统一战线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举办委员论坛和报告会,举办委员培训班,完成新委员培训任务。(10月完成)
4.每年召开一次政协理论研讨会,推动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已开始实施)
三、分管领导和承办部门:王德忠、袁瑞良、顾裕岳、朱进同志负责,学习、文史委员会和研究室承办。
整改项目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政协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整改要求: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市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努力形成协调统一、规范有序、灵活高效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和成效。
二、主要措施和落实进度:
1.以完善各类会议制度为重点加强政治协商工作,落实市政府半年度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制度、市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与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协商的制度等,进一步推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8月开始实施)
2.以完善知情、沟通、反馈环节上的制度为重点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报”,开展提案办理工作民主评议,加强社情民意工作网络建设,建立特邀信息委员队伍,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实效。(11月前完成)
3.以完善提案、调研、视察等制度为重点加强参政议政工作,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已开始实施)
4.修订完善市政协界别活动暂行办法,制订《关于市政协委员管理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制订《关于开展“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施意见》等。(7月前完成)
5.全面系统梳理市政协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加以修订完善。(9月前完成)
三、分管领导和承办部门:王德忠、张庆平、朱进同志负责,办公室、研究室、各专门委员会承办。
整改项目三:进一步发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整改要求: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加强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形成凝心聚力共谋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主要措施和落实进度:
1.每年召开一次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市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年召开两次市政协秘书长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人民团体负责同志联席会议,研究交流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市政协机关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联谊座谈会。(已开始实施)
2.组织好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在政协会议上以党派、团体名义发言,提出提案。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搞好联合调研。发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开始实施)
3.积极提出建议,争取政协机关中进一步安排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有关领导职务。(本届内力争达到)
三、分管领导和承办部门:全体党组成员负责,办公室、研究室承办。
整改项目四: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
一、整改要求: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把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增强市政协工作的活力。
二、主要措施和落实进度:
1.市政协党组每年专题研究部署一次界别工作。(已开始实施)
2.认真落实主席、副主席分工联系制度、政协办公室及专委会联系制度、工作交流制度,主席、副主席每年至少参加三次界别活动。(已开始实施)
3.开展政协领导及专委会走访委员活动、委员约谈活动等,密切与委员的联系,主动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听取意见。(12月前实施)
4.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12月开始实施)
5.在社区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信箱”,组织委员开展“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1月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