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
答:经济发展方式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5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53、循环经济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共赢发展。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4、要切实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工作?,
答: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5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民主制度的角度看必须坚持和完善哪些制度?
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56、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三是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四是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58、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何在?
答:一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二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四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五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59、如何评价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
答: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团结稳定的环境和秩序的保证;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60、为什么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答: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1、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体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大部门体制,就是指把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集中由一个大部门统一行使。一方面可以精简政府机构,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公务手续;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横向协调困难,裁撤议事协调机构,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要求的现代化政府体制。
62、怎样理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答: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63、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64、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5、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得到广泛认同并转化为人们自觉行动,就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融人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66、怎样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答: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二是要营造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三是坚持以文化育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四是注重实践,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人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五是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67、如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答: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68、在收入分配上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69、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生产发展是社会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70、当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是什么?
答: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71、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答: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72、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答: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
73、我国提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概括起来讲,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74、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
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75、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主要坚持哪些观点?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76、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位一体”是指什么?
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组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77、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的“32字”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对执政党建设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32字目标要求。
78、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7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个方面的建设是什么?
答: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二是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三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四是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五是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