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思想汇报 >

大学生思想汇报:乡村基层是大学生“村官”磨砺成长的“大舞台”(2)

2009-07-2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城乡基层改善班子结构,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实践锤炼,使大学生村官“深处基层、大有作为、不断提高”

  突出两个重点。大学生到村(社区)后,到底应当做些什么?扬州市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扎扎实实干事为民。这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市要求大学生到岗后,要静下心来,沉下身去,主动干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是容易的事还是困难的事,是份内的事还是份外的事,只要是实事、是群众满意的事,就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尽力完成,做到小事不松手、大事不放手、难事不推手、担责任的事不摇手。要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广泛结交农民朋友,认真研究农民利益,切身体会农民疾苦,仔细体察农民情绪,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解决一些问题。二是怀着一颗进取之心,认认真真创业富民。这应当是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与成熟的城区市场相比,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全,有着相当广阔的创业空间。农村创业门槛也不高,创业成本较低,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要求也比城区低得多,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投入不多的资金就可能很快启动。我市要求村官们发挥好这些在城区创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善于利用党和政府引导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找准自身专业与具体产业的结合点,抓住一两个项目,做稳,做实,不盲目贪大,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放大成功创业的效应,让周围的农民真正享受到创业的实惠,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投身到创业的队伍中来。按照省里的部署要求,今年我市积极鼓励一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对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进一步激励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干事创业。

  实现三个突破。我市大学生到村工作后,积极发挥自身学历高、年纪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优势,善行善思,自觉总结经验,积极破解难题,努力突破瓶颈,打破制约。一是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有新突破。鼓励在这方面多加调查研究,多提意见建议,多出治本之策,并配合村“两委”班子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较快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把这项工作作为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核心价值体现。二是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新突破。与村“两委”成员一道,积极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自我组织起来,按照相关程序和制度自觉地、有序地、理性地表达、保护、争取、促进自己的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在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参与范围,从维护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促进我市长远发展的高度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三是在打造农村特色定位上有新突破。配合村级组织汇聚广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打造所在村的特色定位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结合所在村的历史文脉、地理位置、产业结构、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提炼所在村的发展内涵,把握所在村的发展方向,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所在村的特色定位,并转化成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全面推动所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强化组织管理,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思想上转变观念,深刻领会。扬州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既充分认识到组织培养和领导关心对大学生“村官”成才成长的重要性,不讲特殊、不讲困难、不讲条件的把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也深刻认识到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其工作岗位和职务,循序渐进地制定其工作目标和要求,实行结对帮带,完善经常性交流制度和培训制度,有效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管理上强化考核,严格规范。扬州是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既重视关心,又规范管理。今年县(市、区)组织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重点建立健全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考核制度,构建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合理公平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所有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提拔、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研究生等重要参考依据,存入本人档案;进一步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政策规定,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带着压力自觉在实践中比干劲、比热情、比奉献、比业绩。

  生活上真情关怀,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年纪轻,阅历少,没有经验,初到农村在生活上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呵护。我市时刻把大学生“村官”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他们创造一个时时有人关心、事事有人指点的生活环境。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妥善安排日常衣食住行;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让大学生“村官”享受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待遇等等;还注重丰富大学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注意关心他们的婚姻、家庭、继续教育等实际问题,多措并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基层工作。

  以上就是我对村大学生在基层做“村官”磨砺的新认识。当然由于知识水平的有限,我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党组织认真考核,争取让我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李航

  2009年7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