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根据京组[2009]15号文件精神,党校驻三阳镇黄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由三人组成,组长张华,副组长朱慧林,组员李宗泽。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黄家村位于京山县三阳镇南部,版图面积6.02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25户,993人,党员19名。耕地面积957亩,森林面积3500亩,板栗基地800亩,水面250亩,全村劳动力总数635人。应随公路,小富水河穿境而过,区位优势较好。
二、主要工作
1、校党组高度重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力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校党组非常重视,组成了由常务副校长为组长的驻村工作组,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的工作纳入到党校具体的日常工作之中,积极工作,努力完成驻村工作任务。
2、协助"两委"落实规划
我们驻村工作组积极协助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依照省、市、县、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黄家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京山县三阳镇黄家村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取得了初步成效。。
3、制定"接对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根据《 关于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 (鄂组通〔 2009127 号)精神,就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制定了京山县委党校"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实 施 方 案。
4、宣传"三农"政策
我们充分发挥党校自身的特点,在党的惠农政策、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林改政策等方面,积极进行理论宣传和党课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提高干部的能力和村民的素质,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为所驻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结对帮扶办实事
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由校支部与村支部结成共建对子。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由支部与村支部结成共建对子。通过结对,指导黄家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帮助黄家村理清发展思路,组织机关党员群众结对认亲,协调改善黄家村生产生活环境。
7、访贫问苦暧民心
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该村有贫困户8户,分别是第2、4组各2户;第3、5、6、7组各1户。他们多数家庭是由于主要劳动力智力有障碍而产生的贫困。通过民政部门的支持和村里的援助扶持,已有半数家庭逐步在走出贫困,步入致富道路。但仍有两户为持困户,房子都是土坯危房,急需改造。我们得知4组的特困户陈发善进行危房改时,校领导决定由工作组出面向该户捐资500元,于12月8日将慰问款交到了陈发善手中。当时,他们全家非常感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表示今后将不畏艰辛地劳作,尽早脱贫致富。
三、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