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还念萧珊》读后感-我选择真实(1)

2009-06-24 
更多的精彩读后感由3COME文档频道为你提供,欢迎阅读
    学习巴金的作品给我最大的启迪,作为二十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不以文学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在的呼喊。如他自述所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
    《随想录》发起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率行与唤吁的人格品质。给了迷途中人们开出了治“心”病的良方。用托尔斯泰评价卢梭 “十八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来形容巴金先生,也是恰如其分的,作为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的巴老(我的确不知道如何来称呼这位善良的真实的老人,想来想去暂且称为巴老了)。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是巴金先生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质与基调。
    巴老的名字是多么的响亮,纪念让他日日思念的往日朋友取做“巴”,追求无政府的信仰取做“金”,巴老的人格魅力跃然眼前,在巴老一生他看到太多苦难也理解苦难的生活,他努力着努力着,为了人民幸福他奋斗着,从这种奋斗中我看到巴老的信仰,为人民,为幸福坦然面对痛苦与失落,他希望他的努力能为人民带来一点幸福。 
    萧珊是巴老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作为妻子,她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的尽善尽美,她的善良让她在文革中一夜间称为“罪人”,被称为“黑老K”的“臭婆娘”,他期待巴老的改造很快很快的就会结束,她没有怨言的扫大街,当着民警的面,她被四人帮爪牙用铜头皮带狠狠抽了,她默默的承受着世界对她的“谴责”,这种痛苦与其说是巴老的痛不如说是中华民族的痛苦,巴老从来都是不敢马虎的对待组织“拷问”,他在晚年痛苦的说:“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他痛苦极了,他写道:“我几乎要叫出声来: ‘一切都朝我的头打下来吧,让所有的灾祸都来吧。我受得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