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邢庄行政村“五联五创”工作规划(1)
这是一篇关于大邢庄行政村“五联五创”工作规划 ,3COME为您整理。
一、基本情况
大邢庄行政村是大邢庄乡政府所在地,省道217线东西横穿,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786户,3120口人、2450亩耕地,有农民党员48名,1个党支部委员会,设立5个党小组。现有1个星华畜牧养殖有限公司、2个免烧砖场、1个旋切板厂、1个粮油购销公司、1个环保养殖小区、4个建筑工程队、2个建材厂、1个服装厂、1个千头黄牛育肥基地,3个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行政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省“五好”先进党组织、文明单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省级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十佳”支部、治安模范村。
二、工作目标
以“五联五创”活动为动力,努力开创全村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全村各项工作有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力争2009年度党建工作创“五好”、农村经济创佳绩、计划生育工作创一流、社会稳定争先进、基础设施上水平,实现人均纯收入4600元,构建成1个和谐、人文、富裕的新邢庄,让邢庄走出县外,让县外了解邢庄,经过3-5年的努力,使邢庄打造成豫东明珠村镇。
三、主要实施措施
1、着力抓好党建。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组织保证,村党支部首要的任务是抓好党建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一是抓好支部的自身建设,坚持做到办事公开、公平、公正、廉洁自律,当好表率、当好群众的领头雁;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好党员大会,上好党课,全年召开党员大会不少6次;三是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不断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新发展党员6名;四是培养好村级后备干部,为农村基层政权建立良好的更新环境,确保农村大局稳定;五是扎实做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定期办好党员远程教育,开展对党员的理论、科技培训,把党员培养成科技先行、致富带头、帮扶在前的新型党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保障有力的组织。
2、着力抓好“五大”经济。
一是抓好农村经济。重点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稳定面积、稳定产量,夏秋两季突破双千斤。同时抓好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现有速生林的同时,扩大果树种植、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计划2009年在邢庄以南发展优质果树60亩,利用林地发展种植食用菌,以达到循环、多种多收。二是做大做强畜牧业生产。首先以星华畜牧养殖养殖有限公司、千头黄牛育肥基地、环保养殖小区为龙头,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实行统一购进、统一养殖、统一配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办法,尽可能的使全村60%以上的农户从事养殖业。力争实现公司带大户、基地带农户的养殖新格局。实现2009年全村黄牛养殖大户达到15户,生猪养殖大户达到30户,养羊大户达到40户,全村家禽家畜年出栏3.5万头(只)。三是抓好二、三产业。发挥紧靠集市的优势,制订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邢庄投资兴业。2009年省道217线东西、南北两侧建成标准商业门店80间,同时,对中心街、和谐大道、星华街、便民服务街、步行街等进行扩建、改修,新增商业门店120多间。四是抓好本地加工业。采取小额贷款、政策倾斜的办法,对现有2个建材厂、1个旋切板厂进行上规模、上档次等技改,使其形成产得出、走出去、信誉好、效益高等多环节新格局。五是抓好打工经济。虽然民营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人多的矛盾始终是个压力,在引导富裕劳力在本地从事生产地同时,采取正确引导、积极帮助、设法就业的办法,鼓励更多的劳力到外地务工经商或返乡创业,实现一种无投入、无工厂、收入高的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