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读徐恒堂长篇小说《乡裸》有感(1)

2009-05-23 
读完徐恒堂创作的长篇小说《乡裸》,才觉这样的长篇小说确有读头,心灵恍若进入一块广阔的原野,顿觉豁然开朗,仍至对这部小说爱不释手。

     《乡裸》通过对一群有血有肉、形象鲜明的人物描写,充分展示了赣东农村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面貌,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明水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小说中既有雨阳式的善良朴实的良民,田龙大伯这样德高望重的长者;又有浩阳那种依权附势善于钻营的刁民,贾进多等官场的腐败典型;更有朱四顺那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和汤青龙这样上进式的农民形象;同时又有孔银贞、娄桂芳、郭艳萍、汤冬花、李春花等一批农村妇女的各类形象以及她们的悲喜婚姻。人物写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感人肺腑。

    《乡裸》从最具有农村风俗的婚嫁起笔,一开始便展示出雨阳、浩阳这对人物的尖锐矛盾。浩阳是生产大队长,骄横跋扈,不可一世;而雨阳则是一个长相难看的“坏分子”。两人的婚轿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举人桥上相遇。由于各不相让,一场不可避免的打斗发生了。矛盾由此展开,这为以后揭示农村的各种矛盾埋下了伏笔,波澜起伏的农村变革拉开了帷幕。 浩阳无疑是一个焦点人物,其人贯穿始终,是情节最复杂、思想变化最剧烈的人物之一。

    在那个年代里,浩阳家境还算不错。但故事开头他有点近乎悲剧色彩,他一连娶了两个老婆皆死于非命,人们议论他命不带官,当官引灾。浩阳的确不是当官的料,这在后来的故事情节中可见。除了搞批斗、喊口号外,他充其量只能做做钻营家的买卖。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先前的空喊口号行不通了,在祠堂批斗“坏分子”那种作威作福的神气亦不再了,倒是要靠自己种田过日子了。他充分利用在官场炼就的溜须拍马的本领,很快从贾进多那里弄到承包修路工程,狠赚了一笔。他没有忘记给贾进多送一笔好处费。浩阳无疑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第三个妻子春花的离去,加重了他的悲剧色彩。政治上的堕落,使得他在乡亲们中臭名远扬;春花的离去,他又走进了嫖娼的污水坑,被人殴打还赔了钱,落得个“婊子无情”的感慨。娄桂芳正是利用他的好色,引他暴露出贾进多的罪行,使党和政府及时铲除了这一官场毒瘤。但浩阳又不是完完全全的“坏”,在雨阳出走、桂芳坐牢,及至雨阳丧命,他都有过内疚,但这种内疚终于没能化作善的行动,这也是他悲剧的另一面。 再说雨阳。雨阳的命运可谓悲惨。雨阳补锅出身,家庭穷困,相貌不俊。但在作家的笔下,他心地善良,正直勇敢,乐于助人,令人肃然起敬。 雨阳是个敢于斗争的人,面对有权有势的贾进多,他毫不退步,勇于揭发;面对趋炎附势的浩阳,他当仁不让,将他按在梦港河里喝了一肚子水,他农忙不出工是对做多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强烈抨击和无情嘲笑,也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严重束缚。 雨阳在整个故事情节中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但他还是悲惨地死去了。他是死在腐败分子的魔爪之下,同时也是性格的悲剧。雨阳的死在乡亲们中引起了巨大震动,一场群体事件即将发生,只因为汤青龙的劝说,才得以化解。桂芳舅舅的死,既是对腐败分子以命抗击,也是对官僚作风的血泪控诉,揭示了法律在权力面前的苍白。同时,又是作家应用波澜叠起的写作手法将故事推向高潮。 朱四顺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形象,他正直善良,办事稳重,为人诚实,富于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在大喊口号的年代,他以退为进,保护象雨阳这样的群众,当群众生活遇到困难,他又主动送米上门,解决贫苦农民的充饥之需,在歪风邪气面前,他善于采取正确的方法给予抵制,处处体现出一个党的干部的凛冽之气。他主动让贤,培养优秀接班人,也是他的高尚之处,精神十分可贵。 相比之下,贾进多、白竞业之流,显然是共产党内的败类,是官场的毒虫。这些毒虫在农村这个特定环境中肆意作恶,残害百姓。读到这些人物,使人联想到现实,现实中不是有许多官员在权钱交易、钱色交易中纷纷落马吗?虽然他们不会轻易露出马脚,但作恶多端必自毙。身任县长的贾进多最后进牢房,不正说明了“恶有恶报”俗语吗?

热点排行